米易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角、属山区农业县。全县辖12个乡(镇),居住着25个民族,总人口22万,幅员面积2153平方公里,境内东西最大跨距52.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3.2公里。米易交通便捷,成昆电气化铁路、西攀高速路,214省道、纵贯南北,硬化的乡村道路四通八达,进出口通道通畅。米易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9.7摄氏度、日照2379小时、降雨量1100毫米、无霜期307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阳光、激情、活力、生态”米易,“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建设全省县域经济强县,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监督职能,采取切实有效的监督形式,不断强化对农业工作的监督力度,助推了全县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县坚持“差异生产、立体种养、错季上市、以质取胜”,突出“一早一晚”特色优势,全面推广“稻~菜”轮作、立体间套作等高效种植模式,形成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蔬菜、枇杷、核桃、樱桃、烤烟等产业,推进了农业产业规模化。有力推进了高效设施农业和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先后被列为国家南菜北调基地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县,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201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7.5亿元, 较上年增加7559万元,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55元,增收1221元,增长11.6%。
一、开展专题调研审议,促进设施农业发展
县人大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认真开展调研审议。近年来,先后就设施农业发展、省级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土地整理、高效节水项目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审议,作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户发展大棚蔬菜财政补助标准等审议意见,并对审议意见进行跟踪督办。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大审议意见,及时研究,落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先后制定了《米易县财政支农项目民办公助补助方案》、《米易县加快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引导意见》等措施,及时解决了推进现代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设施农业发展。目前,已相继建成和完善特色蔬菜基地8万亩、特色水果基地15.5万亩、优质核桃基地18万亩、优质烤烟基地6.4万亩、大棚设施3.45万亩、小拱棚设施1.75万亩、高标准农田8万余亩、高效节水设施覆盖面积7.4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06万亩、保灌面积11.56万亩、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63个、发展种养循环示范片11个、建成各类水利工程9046处(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小型引水灌溉渠道1331条、引水能力13212万m3、水利工程蓄、引、提总量达3.4亿m3。全县机耕道1574公里、硬化593公里、硬化率37.7%。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1.28千瓦、农机拥有量30863台套、农业机械装备总值达到7300万元,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已建成米易县丙谷镇万亩蔬菜等安宁河谷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进一步促进了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
二、强化涉农执法检查,推进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围绕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着力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组成执法检查组,对《种子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提出了进一步严格规范种子销售市场,强化动物强制免疫力度,加大相关涉农法律法规贯彻力度,着力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增强品牌意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建议,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强化“三品一标”建设,全县有11家单位获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32个、绿色食品3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三品”种植面积达68.5%。全县农产品统一使用“阳光米易”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统一规范农产品外销包装,规范率达90%。“阳光米易”特色农产品,受到中国日报、人民网等近30家媒体关注,进一步打通了供销渠道。围绕特色蔬菜、特色林果、中药材、畜牧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引进培育绿生农业、捷茂中药材、万民农牧等龙头企业,实施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基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产品市场,带动农民增收。全县工商注册涉农企业66家,培育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1家,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11.5亿元。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95家,省级示范社7家,全县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3万户,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进一步完善了草场乡万亩枇杷示范区设施,有力推进了产业化发展。
三、组织代表视察,进一步促进农业示范区建设
为加快推进我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产业新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视察活动。通过视察,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我县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等建议。县政府按照“建园区、带基地、兴产业、促增收”的工作思路,突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倾力建设麻陇乡万亩优质核桃、白马镇万亩樱桃等示范区,助推了我县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议案督办,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人大代表议案督办,破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2014年,县人大常委会对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所提《关于全面推进中高山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制定农业富县细化配套措施的建议》、《关于尽快开工建设断梁子至南坝山输水干渠的建议》等议案进行重点督办。县政府切实加大办理力度,有效破解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了人大监督的实效性。
五、搞好监督,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履职尽责推进农村各项产权制度改革。近年来,县人大紧紧围绕我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情况开展专题调研,针对我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建议,县政府按照“先试点后扩面、先区域后全域”的原则,制定了《米易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和《米易县新山乡和垭口镇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确权登记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全县12个乡镇,88个村,826个社,约5万户农户, 30万亩土地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通过确权进一步查清了宗地的权属、面积、用途、空间位置,依法确认和保障了农民对土地、林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赋予了农民更多的用地权力。2014年,我县在制定完善《米易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流转管理办法》、《米易县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米易县农村林权流转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积极筹备成立了全市首家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综合服务机构——米易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一步完善了我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促进了农村资源资本化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将以这次省人大农业工作座谈会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履职尽责,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