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研究与报告

四川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调研报告

时间 2021-12-31 来源 省人大农委办公室
[ 字号大小:]

  根据《四川省人大常委会2010年监督工作计划》(川人办发[2010]20号)的安排,省人大常委会将于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专项工作情况的报告”。
  我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作是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较为关心的重点议题之一。为便于常委会审议,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于今年组织进行了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专题调研。除农委调研组直接深入基层考察外,遂宁、南充、宜宾、巴中、资阳等5个市人大常委会和省农业厅也配合开展了专题调研,上述5市人大常委会已分别提交了专题调研报告。根据实地考察情况和各市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调研情况,农委形成了《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调研报告》。现汇报如下,供审议时参考。
  从调研情况看,我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注重农业科技支撑、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和强化粮食基础地位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但是制约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因素依然存在,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全省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我省粮食生产能力支撑要素及产需概况
  (一)粮食生产能力支撑要素现状。粮食生产能力的支撑要素包括粮食产业政策、耕地数量及质量、粮食播种面积、农田灌溉保障率、新品种育繁推能力、良种良法入户到田率、重大病虫害防控能力、农业科技推广保障能力、农机化推进程度等。按统计口径,全省现有耕地5964.1万亩,其中田3116.1万亩、土2848.0万亩,人均耕地0.67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378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612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63.5%和43.8%;高产稳产基本农田面积283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47.5%。农机总动力2952.7万千瓦,机电排灌面积395.6万亩。县、乡农技推广中心(站)分别为176个和4220个,农技人员26029人。近三年审定通过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155个,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实现了第五次品种更新换代。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亿亩左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28.5%,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面积达到应防面积的90%以上。
  (二)粮食生产实现连年增产。全省粮食总产量1999年创历史最高水平733.7亿斤后,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2001年下滑到611.3亿斤,之后经过长达8年的恢复性增长,2008年重新跃上700亿斤台阶,达到700.2亿斤。预计2010年粮食总产量可达725亿斤以上,比上年增产8亿斤以上,将实现连年增产,属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
  (三)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趋势。全省粮食年均消费量超过800亿斤,其中口粮420亿斤、饲料用粮280亿斤、酿酒等工业转化用粮90亿斤、种子用粮10亿斤。2009年,净调入粮食184亿斤。我省通过粮食转化每年调出猪肉90-100万吨(相当于90-100亿斤粮食饲料粮),调出白酒50多万千升(相当于30亿斤酿酒用粮)。总体上看,目前我省口粮自给有余,饲料粮、加工用粮需调进弥补,粮食调入量和通过转化调出量大体相当,供需基本平衡。随着人口增长、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全省口粮、饲料用粮和酿酒等加工用粮需求都将持续增长。
  二、围绕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所做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行政推动力度加大,调动了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主动性。省委九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的重要部署,省政府制定了《四川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2009—2012)》,认真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把粮食生产任务纳入对市州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设立粮食生产“丰收杯”奖,每年对粮食增产贡献突出的市(州)和县(市、区)政府予以奖励,调动了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和粮食生产能力的建设。
  (二)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一是补贴政策全面落实。近三年来,中央下拨我省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大补贴资金总额分别为55.53亿元、59.25亿元和65亿元。我省在落实过程中做到了“三个强化”,即强化宣传发动、强化资金管理、强化过程监管,建立了“省监管、市参与、县(市、区)实施”的工作机制。二是项目支持力度逐年增强。2008年以来,粮食生产六大能力支撑工程(耕地质量建设工程、种子工程、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工程、重大病虫害防控工程、农业科技推广保障能力建设工程、农机化推进工程)已落实和安排项目资金98583万元。2010年,中央和省投入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资金达4.54亿元,其中中央下达的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资金2.4亿元,省财政安排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专项资金1.417亿元。三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序开展。主要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分一般性自然灾害和旱灾两类,一般性自然灾害险费率为5%,旱灾险费率为10%,30%的保费参保农民承担,70%的保费由中央地方财政分担。2010年,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承保面积累计达到6865万亩,赔付资金52582万元,赔付率达到40%以上。
  (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增加。2009年,省政府制定了《四川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规划纲要》,组织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推进现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同时,大力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重点开展农田排灌设施、农田道路和地力培肥建设,努力提高耕地生产能力。近三年,全省已新增有效灌面122万亩,新增蓄引提水能力4.33亿方,综合整治土地400万亩,部分中低产田土耕地质量得到改善。目前,全省高产稳产基本农田达到2835万亩,有效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四)科技创新与推广力度加大,科技增粮作用明显。一是种子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种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2008以来,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分别达到14个和141个,停用优势丧失的主要粮食作物品种79个,“两杂”良种实现了第五次更新换代。建成主要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33个,种子生产基地达到100万亩,常年生产杂交水稻种约7000万公斤、杂交玉米种约3500万公斤(加省外代制),繁育小麦良种约1亿公斤。二是重大病虫害防控成效明显。全省已建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58个,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6100个,拥有机动喷雾器5.7万台、专业化防治人员5.4万人,专业化防治面积达2500万亩以上。对主要粮食作物的20多种主要病虫开展了系统监测,建立了病虫在线数据库实时交换监测数据,病虫害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病虫害对粮食生产的损失控制在3%以内,近三年累计减少粮食损失42亿斤。三是农机化推进提速。全省农机总动力达2952.7万千瓦,比2007年增长17%。2008年以来,依托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群众和农机专合组织购用插秧机、微耕机、秸秆粉碎还田机和联合收割机等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累计推广各类农机具50万台套以上。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28.5%,比2007年提高5.3个百分点。加快农机提灌设施建设与技术改造,近三年全省新建和改造提灌站8005座,新增提水设备4.9万台,新增提水控灌面积32.6万亩。近三年全省新建机耕道1.86万公里,硬化机耕道1.21万公里,方便了农机作业。
  (五)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一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基本完成,确立了公益性农技推广的职能定位,坚持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相分离。2008年以来,我省已有169个县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占全省总县数的93%。目前,全省有市(州)农技推广中心(站)21个,县级农技推广中心(站)176个,乡镇或区域性服务站4220个。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达到26029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5%,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77%。二是加强培训,着力提升农技推广队伍素质。2009年,我省启动了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专项,实施了“万名农技人员冬季大培训行动”,集中培训了基层农技人员11500人。2010年再培训了1万人。三是探索基层农技推广运行机制。2009年编制了《四川省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站标准化建设规划(2009-2011年)》,争取到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立项。2010年,基层农技体系条件建设正式启动,全省首批16个县列入建设试点。同时,启动了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整合全省各方科技资源,建立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的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撑。
  三、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面临的困难
  我省制约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条件较差,自然灾害频繁,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乏力,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低,超高产突破性品种少,粮食单产水平仍然不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省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趋势不可逆转,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一)农业生产风险因素加大。一是自然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和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我省地域辽阔,地势复杂,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近几年极端气候多发,对粮食增产的制约较大。近5年,全省粮食作物年均受灾面积近4000万亩,其中成灾2100多万亩,绝收200万亩左右,损失粮食产量60亿斤左右。气候变化也导致了重大病虫害发生的时间、种类、地域出现了新的变化,重发频率显著上升,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达2亿多亩次,加大了综合防控的难度。二是市场风险。粮食价格走势具有不确定性,加之国际市场的波动等多种因素,导致农业生产的风险因素加大。特别是近年来国际资本对我国农业领域渗透日渐深入,从参股经营发展到兼并收购,从参与单一环节发展到控制整个产业链,粮食价格波动越来越大,对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不利。
  (二)农业基础条件依然薄弱。农地:不但现有耕地少、后备耕地缺,而且人增地减趋势难以逆转。目前全省人均耕地仅0.67亩(统计口径),是全国人均的48%;中低产田土占耕地的比例大,且有50%的少氮,58%的缺磷,73%的缺钾以及其他元素。农水:全省农田基础设施骨干工程少、排灌条件差,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设施不配套,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机电排灌面积等在耕地面积中所占比重还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旱山村、严重缺水村近1.5万个,占村总数的29.4%;有近四成的耕地无灌溉保证,“望天”耕地达1400多万亩。全省每年农业生产缺水高达20亿立方米。农机:全省农机装备水平不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28.5%,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信息:全省37%的县没有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42%的乡镇没有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站,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尽管近些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较快,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率为52%,但仍明显低于世界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科技支撑作用不强,科技增粮潜力挖掘不充分。我省农业科研与推广结合不够紧密,研发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的突破性新品种很少,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运用不够,尤其是重大突破性增产新技术少。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人员不足、队伍不稳、素质不高、经费不足、手段不强,农技推广机制有待创新,农技人员助农增粮的动力不足。全省农技推广人员数量仅占农业人口的0.039%,远不能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如资阳市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实施的综合建站,包括农业、水利、农机等在内,受编制限制,每万亩粮食面积专业人员不足1人,部分乡镇甚至根本没有具备农业专业技术的农技人员。
  (四)农业劳动力结构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全省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3.2%。随着农村劳动力长时间、大规模转移,特别是高素质、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种粮农民老龄化、妇弱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2009年南充市外出务工人员达176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51%,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达166.7万人,占全市中青年劳动力的92.7%。一些老农发出了“二十年后谁来务农种粮”的叹言,农业发展后继无人的问题逐渐显现,与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大量职业农民不相适应。由于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一些地方出现了粗放种植和季节性撂荒现象。
  (五)稳粮与增收的统筹难度加大。确保粮食安全是关系经济平稳运行的战略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是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二者应当统筹推进。但现实情况是,政策的激励效应在减弱,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补贴标准低、力度小,最低收购价的保护力度有限,农业生产成本上涨过快,政策的激励效应被部分冲抵,种粮比较效益低,务农不赚钱,种粮难增收,一些地方农民种粮口粮化、兼业化现象突出。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不大,农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小,部分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镇)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不高。
  四、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要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组织领导。建议严格实行“米袋子”工程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财力投放、资源配置等方面向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倾斜。要建立粮食安全督查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把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纳入对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逐级落实责任和措施。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持续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要进一步研究和落实扶持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撑体系。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四补贴”政策,完善补贴方式,认真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二要研究扩大提高政策效应的办法,给农民传达强烈的政策信号,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三要研究制定对规模种粮经营主体的补贴政策,大力扶持和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引导耕地有序流转,促进粮食规模化经营。四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支持力度,调动粮食主产区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三)要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建议政府硬化预算约束,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支农资金的增量要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要进一步加大耕地质量建设、防灾减灾、品种选育繁育、新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控、农机化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中央财政奖励产粮大县资金的增量部分应全部用于粮食产业发展。要将土地出让金平均纯收益计提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主要用于耕地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要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利用税收、信贷等手段,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团体等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发展,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投入机制。
  (四)要继续强化科技支撑。建议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扩大技术覆盖率,狠抓粮食高产、优质、高抗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加强重点粮食作物高产高效栽培配套集成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提高和保护粮食产业的防灾、减灾和抗灾能力。要加强公益性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对粮食主产县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继续以粮食高产创建和粮食作物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工程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活动,组织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及企业、种粮大户积极参与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通过高产示范,创建不同规模的高产典型,大面积推广集成组装配套栽培技术模式,将良种和栽培集成技术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新型农机具的研发,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搞好农艺农机配套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推广,提高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五)要兼顾产能提升和农民增收。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大力实施《四川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2009-2012年)》和《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再造一个成都平原工程规划(2011-2015)》,加快中低产田土改造,大规模推进粮食主产区农田“三网”(田网、水网、路网)建设,突出抓好土地平整、地力培肥、田间设施配套,集中建设一批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确保“再造一个成都平原”目标的实现。要在确保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的同时,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推进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在优势农产品区域、特色农产品区域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提高效益,助农增收。
  (六) 要贯彻落实耕地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必须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耕地保护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搞好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稳定基本农田面积和质量。二要将划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村、户,地块,公开透明,设立标志,明确保护责任,加大保护管理执法力度。三要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约束和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征地规模,严禁乱占滥用耕地,坚决抑制经济增长中的资源过度消耗等严重问题。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