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从悲壮走向豪迈_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 > 共建新家园

四川平武感恩河北:平武景点河北人民永远免费耍

时间 2011-05-16 来源 长城网
[ 字号大小:]

  我们永远记得那一刻的悲情。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大地颤动,山河破碎,房屋倒塌,道路阻断,四川人民生活的家园遭受重创,满目疮痍。然而,特大地震没有压倒英勇的四川人民,在残酷的自然灾害面前,他们不畏艰险、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在全国各地人民的支援下,躬耕于田垄上,崛起于危难间,奋力夺取了抗震救灾的胜利,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决定性胜利。
  值此地震三周年之际,记者再赴四川,为读者展现四川人民灾后重建三年的成果,展现他们从悲壮到豪迈的心路历程。
  [感恩河北]平武旅游景点河北人民永远免费耍
  “耍”在四川话里是玩耍、游玩的意思。记者5月9日赶到平武的时候,平武县文化局谢局长告诉记者,平武为了感谢河北人民大力无私的援助,县委县政府决定,平武县的旅游景点将免费对河北省人民开放,拿当地话来说,河北人民到了平武可以免费耍。
  用山川秀美来形容平武一点也不为过,平武处于绵阳北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东缘地带,长江的二级支流涪江的上游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占幅员面积的94.33%,驱车赴平武,一路上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美不胜收,是一个旅游的绝佳境地。
  然而,在“512”大地震中,平武遭受重创,地震造成全县3014人遇难,2000多人失踪,3万余人受伤,房屋倒塌21996户195万平方米,严重受损1084万平方米,道路损毁1543公里,桥梁受损198座,146所学校、32所乡镇卫生院和县级直属医疗机构全部受损,所有企业不同程度受损,全县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1.8亿元。
  这其中包括建于明代初期的报恩寺也在地震中损毁严重,平武宣传部有关人员对记者说,许多房屋严重倾斜,墙皮脱落,在灾后重建中,我们将报恩寺整饬一新,如今已是翠柏参天、奇花覆径、绿草如茵。
  平武的浴火重生要感谢河北的恩人,县委宣传部孟副部长说,是河北人民给了我们无私的援助,28亿元,108个项目已经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四个援建市也圆满完成了四个对口镇的援建任务。更重要的是,河北的对口援建不仅促进了平武的产业发展,还打造了具有民族和历史特色的城乡面貌,为全县的旅游业发展增添了活力。可以说,没有河北人民的援助,平武绝不可能这么快就挺立起来。
  “我们永远感谢河北人民,所以平武县委县政府决定,只要是河北人,持有河北省的身份证,来到了平武,我们衷心欢迎,所有景点一律免费,这项对河北人民的优惠措施将永远实行下去。”
  记者了解到,除了报恩寺之外,平武县还有很多旅游景点,包括蜀汉江油关、红军碑林、泗耳自然保护区、王朗自然保护区、雪宝顶自然保护区、白马民俗风情都是令人美不胜收,流连忘放的风景名胜。
  我们欢迎河北恩人来平武,我们一定要让河北人民感受到我们的报恩之心。孟副部长最后对记者说。
  1
  感谢河北的红灯笼挂上就没舍得摘下来
  从绵阳往平武赶,一路驱车,一路细雨,仿佛在画中行。迥别于北方的山脉,这里的山是碧绿的,仿佛大自然把她的灵气全都放在了四川,放在我们行进的路两旁的山峦里。看着两边的层峦叠嶂,听着山里潺潺的水声,真想就这么一直走下去。
  一进平武,记者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河北印记,车过平武的平通镇,湍流不息的清漪江畔,一块牌子赫然矗立,上面写着“滚滚漪江水,浓浓邯郸情”,不用问,这是邯郸市对口援建的。记者也是邯郸人,在遥远的巴蜀看到家乡的名字,分外亲切。
  再往前,就是响岩镇,这也是位于崇山峻岭之间的一个乡镇,记者看到一户人家,门口几位大嫂正在聊天,看到记者停车走向他们,都很诧异。
  听说记者是来自河北的记者,几位大嫂顿时热情起来,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说:“你们河北人好啊!帮了我们大忙了。”
  记者问河北都帮了她们什么,这几位大嫂七嘴八舌地说,帮我们平武建学校、修路,办的好事可多了。你们是我们的恩人。
  记者注意到,在这里,每家每户挂着红灯笼,灯笼上有的写着“河北情”,有的写着“谢党恩”。
  记者问几位大嫂这是什么时候挂上去的,她们说,这是过年时挂的,我们感谢河北,就一直没有摘下来。
  急着赶路,记者谢绝了几位大嫂请记者进屋喝水的热情,继续向前。
  2
  感谢河北的感恩墙希望与河北友谊长存
  继续山路盘绕,没走多远,记者看到了一面感恩墙,连忙停车。
  这是当地人感谢河北的一面墙,上面有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太太,花白的头发,一双慈祥的眼睛好像在诉说着什么。整个墙面上有几个大字“感谢祖国、感谢河北、感恩保定”。旁边有很多人的签字,有人写“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有人写“牵手连心,感恩援建”,还有的是对援建人员的赞美“心系灾区群众,爱洒三桥山水”,更有对未来的憧憬“三桥因你而美丽,友谊之树万年长青”……
  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们的签名,一些人在签完名之后,还有自己的手印,黑笔红印,分外醒目。在记者看来,这手印就像是誓言,表达了平武人民对河北人民永远的感谢,希望与河北人民友谊长存。
  3
  在感恩中奋进在感恩中只争朝夕
  在感恩墙的旁边,有一户人家,房子刷得白白的,主人姓王,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就在前面河滩上种地,但现在,他要出去打工去了,“你们河北帮了我们很大忙,我门前的水泥地面就是河北人帮我抹好的,我想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是对河北最好的报答。”
  记者听了他的话,感觉很吃惊,印象里,这里是一个消费型的地方,四川人能干,但更会玩会耍,即使在地震发生后不久,随处也能看到打麻将的人。而现在,由于河北的援建,由于感恩,可能当地人的心态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这种感觉很快得到了印证,记者在古城镇看到了这样一条标语:“感恩奋进”。
  到了平武,宣传部的人员给记者做了很好的诠释,平武县目前只争朝夕,三年重建任务用两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今年更是财政收入顺利实现“开门红”,第一季度,完成财政总收入占全年预算的48.37%,同比增长80.80%。
  站在平武的大街上,望着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看着每个人的笑脸,记者不禁感慨:平武,消逝的是无尽的痛苦,还有废墟;崛起的是高耸的建筑,还有雄心。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