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从悲壮走向豪迈_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 > 共建新家园

江苏给力绵竹重生 3年投112亿居18对口援川省市之首

时间 2011-05-19 来源 新华日报
[ 字号大小:]

  三年投入112.81亿元,完成援建项目295个,资金投入居全国对口援川的18个省市之首——4月下旬,汶川地震三周年前夕,绵竹市委书记兰开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江苏支持下,绵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已恢复到震前水平,发展的基础更坚固了。
  “在绵竹,最坚固的是学校和医院,最漂亮的是民居,这体现了江苏援建民生为本。”诚如兰开驰所言,江苏援建绵竹,重视改善基础设施,重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绵竹,76所学校完成重建,其中江苏援建64所。由苏州投资6000多万元援建的孝德中学,放在沿海,也是设施一流;在绵竹,江苏援建29所医院,支持13.9万户农民重建住房,新建城市廉租房、公租房1.26万套;在绵竹,江苏新修道路近970公里。得益于江苏援建,绵竹基础设施水平比震前提升了20年。
  加快绵竹经济重建,江苏重“输血”更重“造血”,不仅输入资本,而且输入办工业园的发展模式。目前,111家江苏企业与绵竹签订总计110多亿元的投资协议,其中20多家已落户绵竹。 
  由雨润集团投资的肉类加工厂,4月底在绵竹投产,日宰6000多头生猪,可带动上万农民每年户均增收万元。被视为绵竹发展新引擎的绵竹江苏工业园,已引进项目24个,投资34亿元,其中21家已开工。绵竹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永清说,园区规划设计、基础设施放在江苏也很先进,三十年不落后。苏州帮助绵竹规划建设年画村,使绵竹年画实现由作坊生产到产业化生产的跳跃。三年间,画室由一家发展到16家,吸纳2000人就业。原本贴在门上的绵竹年画,裂变出100多个新品,从纸上“爬”上背包、T恤、妆奁镜,从家门口“跑”向50多个国家,一年赚回2000多万元。
  “两年重返全省经济强县,三年再造一个新绵竹”。这遍布绵竹街头的标语,彰显这座川西古城重生的信心。由于地震,绵竹在四川县域经济的排名一度由第4跌至第34位,而现在,排名已经回到四川县域经济的前20名。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