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从悲壮走向豪迈_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 > 共建新家园

江苏南京和四川绵竹小学生视频对话:我们永远在一起

时间 2011-05-30 来源 新华网
[ 字号大小:]

  特写:“我们永远在一起”——江苏南京和四川绵竹小学生视频对话侧记
  “我们义卖了721元,大家说说该怎么花?”“感谢你们的‘心愿卡’,欢迎你们来我们的新校园看看!”12日上午,江苏南京长江路小学和四川绵竹天河小学的学生通过网络视频,展开对话,热烈讨论新成立的“天天笑笑”爱心基金该如何使用,下一步“手拉手”活动该如何开展。
  “天天笑笑”爱心基金由长江路小学和天河小学共同发起成立,其中“天天”是天河小学吉祥物的名字,而“笑笑”是长江路小学吉祥物的名字,“天天笑笑”寓意孩子们每天快乐成长。长江路小学的孩子们将自己设计的青奥会徽图案印在马克杯和徽章上,并于日前举行义卖活动,义卖所得的721元成为爱心基金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视频对话中,两地小学生就如何使用爱心基金展开热烈讨论。“儿童节快到了,可以买一些文具、学习用品送给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暑假可以组织一次绿色夏令营,邀请双方的小伙伴手拉手一同感受愉快的假期。”
  地震后第一批前往四川绵竹援助教学的唐维军老师突然出现在视频中,让绵竹的孩子们惊喜万分。唐老师跟孩子们说:“我想死你们啦!现在看到你们的学习环境有这么大的改善,我很开心。欢迎大家到南京来走一走、看一看。”孩子们在话筒前争着回答:“唐老师,我们也想你!”“唐老师,你一定要回来看我们。”
  长江路小学四(1)班和天河小学四(1)班是“手拉手友好班级”,“心愿卡”成为孩子们传递爱心和友谊的桥梁。
  “你们的‘心愿卡’让人感动,我们每个人都制作了一张‘心愿卡’回寄给你们。”
  “南京的夏天很美,有很多梧桐树,欢迎你们过来玩。”
  “我们的新校园也很漂亮,也欢迎你们来走走看看。”
  ……
  孩子们的对话温馨热烈。活动发起者之一、南京长江路小学校长宋红斌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于接受爱。我们希望通过两地小学的手拉手活动,让孩子们明白,付出爱才能感受到更多的爱!”
  活动快结束时,绵竹的小学生还通过视频表演了竖笛合奏。在悠扬的拉特斯基进行曲的旋律中,孩子们互相招手致意:“我们永远在一起,期待下一次相聚!”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