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环环相扣,一步不到位,满盘皆输。”2月4日,在医院预检分诊处,成都市人大代表、新都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古翔儒在仔细观察了预检分诊的流程后,叮嘱工作人员说。有心的人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古书记的脚步慢了下来,回复信息的速度却越来越快。
慢,是希望能确保查看到每个防控的细节;快,是为了能让信息高效地传递、落地,提高每个环节工作的效率。“疫情面前,我们都是与时间赛跑的人。”他说。
截止2月5日,新都区人民医院已预检分诊5万余人次。
一切要“早”,严防死守防未然,当好大战“指挥员”
1月18日,新都区卫健局一个紧急会议通知打破了平静的日常。四川省卫健委召开会议研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并安排部署工作。短短的几个小时里,从成都市到新都区,关于疫情的安排部署工作同步被下达到位。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古翔儒敏锐地意识到,医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要让所有医务人员第一时间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当晚,医院党政领导、医政医管部、预防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学装备科等部门负责人接到了古翔儒的电话,要求做好流程梳理、防控培训、物资储备、人员统筹等工作。
面对复杂的疫情,古翔儒带领医院领导班子迅速达成了共识:找准“关键点”,与疫情抢时间,与病毒争速度!在对新都区的相关情况进行研判后,1月19日上午刚一上班,古翔儒就召集人员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传达了卫健部门的会议精神,并率先作出医院筛查关口前移,将预检分诊前移至医院入口,重新梳理完善发热门诊流程、通过门禁管控实现入院人员分流、全院干部职工暂停休假等决定。
作为医院的主要负责人和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在他的调度下,新都区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联动机制建立,并成立了诊疗和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率先形成了防控品质管理圈,分类设置了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的宣传与安全管理协商组、疫情防控管理协商组、院感防控管理协商组、财经物资管理协商组,各院领导牵头组成防控工作组。
严守“分诊三关、首诊三问、院感三防”,由预检分诊把好第一道关,二次分诊确保发热人员分流到位;强化医护人员自我防护,通过“分级培训、分块培训”确保培训到位;病区、手术室加强管理......聚焦疫情防控的关键点,一张疫情防控的“作战图”呈现于全院全员眼前。
到“一线”去,紧盯防控关键点,当好队伍“教导员”
任何时候,面对疾病,需要的都是团队的力量。为了确保医院各团队的稳定有序运转,稳定医务工作者的心态,古翔儒带领医院领导班子实施“双下沉、强防控”,分组下沉到科室,去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
古翔儒不断叮嘱工作人员:“严守‘分诊三关、首诊三问、院感三防’决定疫情防控的成败。”要求工作人员做到“多问一点、多说一点、多劝一点、多发一点”。从窗口标识的设置到宣传单页的设计,从窗口标准化问询语言到窗口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问题,每个细节他统统没有放过,给出意见和建议,并提出了“严把每一道关、不漏掉一个人”的明确要求。
作为医院的党委书记,古翔儒既是医者、又是管理者,双重身份就意味着双重的责任。面对患者,他要确保诊疗精准到位;面对医务人员,他要确保团队安全有序。
“面对突发事件,不要苛求员工时时尽善尽美,大家群策群力适时调整。”为了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他不苛责,不施压,做强有力的后盾。“防护到每一个人!”为了确保团队安全,他时刻提醒医务人员注意个人防护。
自疫情发生以来,这样的状态已经成为区人民医院领导班子的日常。在古翔儒的带领下,关注防控的每个细节,为每个团队鼓劲打气,遇到问题群策群力,成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的默契。
随着疫情发展,医院面临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的双重考验。为解决群众日常诊疗的需求,古翔儒指导相关科室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开通线上咨询与诊疗服务,减少院内的交叉感染。同时,将预防保健的力量下沉到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构建起社区宣教网络,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健康教育。在建立起有效防控的基础上,他开始思考通过“互联网+指挥+技能防控”,提升防控质量,实现各部门联防联联动,高效防控。
“疫情对于医院同样是一场大考,在疫情面前我们要审视医院的管理,及时补足短板,持续改进。”古翔儒说。
舍“小家”,逆行为民护健康,勇当抗疫“战斗员”
今年春节,古翔儒原本计划好好陪一陪85岁的母亲,年前的一场大手术让老人受了不少苦。突发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计划,他不得不留下母亲独自在养老院度过春节,为了疫情防控,养老院实行封闭管理,他只能通过电话视频了解母亲的情况。作为一名老党员,母亲在视频中一遍遍叮嘱他:“我有养老院的人照顾我,你放心,医院更需要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对于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不是一句空话,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每个医务工作者都成为了义无反顾的‘逆行者’,作为医院的管理者、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更应如此。”他说。他从来没有忘记过为民担当的初心,施医养济的情怀。在他的带领下,新都区人民医院率先成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党员志愿先锋队,他第一个签下了承诺书。
无法孝顺老人,古翔儒就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中,一日三餐在食堂简单吃个盒饭,晚上住在医院值班室中。能抽开身就到隔离观察板房的建设工地看一看,到城西社区观察点协商需要解决的问题。连轴转的状态让年前原本轻症的感冒久拖不愈,有工作人员跟他开玩笑说:“感冒再不好,就该被隔离观察了”。
作为新都区区域医疗中心,在古翔儒的带领下,做勇敢担当、能挑重担的医疗机构“龙头”,早已成为新都区人民医院领导班子的共识。在医院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等重点任务。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医院同样扛起了城西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触医学观察点的重担。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古翔儒就作出部署,安排专人专职负责协助城西社区完成各项筹备工作。缺物资,从医院的储备物资中调配;缺人员,安排医院医务人员专职服务;缺技术,由医院抽调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截止2月5日,城西社区观察点已先后有15人解除医学观察。在古翔儒的带领下,新都区人民医院以担当诠释着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这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必须要赢的阻击战。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有共克时艰的决心,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春天一定会到来。”古翔儒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