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活动报道 > 履职风采

人大代表吉克石乌:科学精准施策 致力教育脱贫

时间 2020-05-23 来源 四川人大网
[ 字号大小:]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四川大凉山昭觉县,走访贫困户,与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座谈交流。习近平表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当时在场的全国人大代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庆恒乡庆恒村村支书吉克石乌把习近平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带领乡亲们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奋勇前进,成为大凉山的脱贫领头雁。庆恒村作为2018年退出村,已顺利通过验收。2019年3月1日,吉克石乌获得省妇联表彰的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勇挑大梁  全力扶贫

 

  吉克石乌所在的庆恒村曾是大凉山腹地的一个深度贫困村,道路不通,经济发展滞后,人们思想闭塞,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与外面的世界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吉克石乌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应用到发家致富上,她在村里搞过养殖、跑过运输、还酿过白酒,在当地率先富了起来。
  吉克石乌当上村支书后,得到了全村男女老少的认可。大家说,在吉克石乌的带领下,这几年来,通村的毛路修通了,农网升级改造完成了,彝家新寨建起了,安全饮水的问题解决了,看病有了卫生院,农业银行、农商银行来到村里给老百姓提供贷款,解决了大伙的燃眉之急,还有了一村一幼,小朋友再也不用在山上放敞了。

 


  脱贫攻坚是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努力的一件大事,对贫困村村支书吉克石乌来说,这个事尤其重要。为了摘掉贫困村帽子,自从精准扶贫的冲锋号吹响后,“5加2”“白加黑”就成了吉克石乌的工作常态。
  在精准施策方面,吉克石乌几乎每天20小时穿梭在村上的每个角落,协调处理扶贫方面大大小小的工作事项,调动村民积极参与到脱贫工作中,引导村民真正理解扶贫工作、投身到脱贫事业当中,让村民有获得感、幸福感。
  吉克石乌为全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根据上级要求,组建了以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委会班子成员为主体的工作队,分别按照“单位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要求,确保每户贫困户有1名干部帮扶。帮扶责任人多次对帮扶户进行走访,并建好走访档案,算好时间账、经济账,“一户一策”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径,制定年度目标、阶段计划和帮扶措施。对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的重点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结对帮扶,按时完成贫困户安全住房修建工作。现在,该村“一低七有”、贫困户“一超六有”均已达标,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引领思想  滋养未来


  “扶贫先扶智”。吉克石乌明白,要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等、靠、要”的思想是绝对行不通的。
  在吉克石乌的工作中,妇女工作,孩子的工作是重中之重。在吉克石乌的带领下,通过农民夜校,组织广大妇女进行“四好创建”, 提高妇女政治地位,宣传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使妇女真正起到半边天的作用。吉克石乌注重引导群众在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上下功夫,提倡洗脸、洗脚、洗手、洗衣被,改掉陋习,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发挥模范作用。她还组织妇女青年进行文艺表演,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展现当代彝族女青年精神风貌。

 


  受民族地区传统观念影响,凉山女童入学率曾非常低。在吉克石乌小时候,送女孩去上学还是农村里的新鲜事。她是为数不多的幸运儿之一。“我父亲是念过书的人,相信文化知识能改变命运,因此家里一直支持我念到中专。”
  在开展有关孩子的工作方面,吉克石乌认为,教育是最根本的。为了促进儿童入学,村上采取一人帮几户的形式,走访农户,苦口婆心一家一户进行动员入学。目前,全村学龄儿童共有330名,除去不宜上学的残疾、智障等几名儿童没上学外,入学率为98%,基本上做到了一个不少、一个不漏。
  每天经过村里的幼教点,听到孩子们跟着老师学拼音、做游戏,吉克石乌总会多驻足一些时间。她说,女孩们的笑脸让她看到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今天的女娃就是未来的母亲,所受的教育将为她们的生命注入营养,不仅滋养她们自己,还将滋养许许多多家庭,撑起大凉山的未来。
  吉克石乌告诉记者:“现在老百姓们送子女去读书热情高涨,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把小孩放在家里,让孩子们放敞了。但是,乡村教育资源与现在乡亲们的热情形成了反差。”因此,在2018年全国人代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吉克石乌带去了关于为贫困地区大幅增加教师医生编制的建议。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