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持续不断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立法引领 筑牢法治基石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启动了《成都市旅游业促进条例》的修订工作,明确提出要深度发掘古蜀文化、三国文化等文化元素和内涵,加强川剧、皮影、木偶、茶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景点设计。同时,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在条例中强化成渝地区旅游业联动发展,推动两地在产业发展上相互促进、品牌打造上共同塑造、市场开拓上携手共进,全力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法治建设,制定《成都市会展业促进条例》,修改《成都市体育发展条例》,围绕博物馆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民阅读、国际美食之都等方面开展立法调研,以系统性、前瞻性立法布局,筑牢文旅融合法治基石。
监督护航 激活发展动力
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出监督“组合拳”。聚焦提升文旅服务品质,出台推进成德眉资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情况的报告,推动优化旅游消费环境;聚焦持续擦亮特色文旅名片,调研青城山——都江堰、武侯祠、金沙遗址等特色文旅IP;聚焦做强文旅产业支撑,协助开展“进解优促”常态化服务文旅企业行动,推动文旅园区“立园满园”;聚焦塑造文旅开放生态,开展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城市旅游便利度专题调研,形成提升在蓉旅游人性化体验对策建议、关于提升成都国际美誉度的思考与建议等多份高质量调研报告。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助力下,2024年成都文旅产业交出亮眼答卷:全年接待游客3.0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4000亿元;邛崃天台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西岭雪山·花水湾升级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文旅经济发展动能强劲。
代表聚力 助创文旅品牌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以代表建议办理为抓手,赋能特色文旅品牌建设。立足成都“熊猫故乡”独特优势,围绕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熊猫谷扩建项目的建议,组织开展熊猫谷规划建设情况的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形成关于加快熊猫之都规划建设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发挥熊猫基地极核作用、加快熊猫家园科研保育区建设等意见建议,有力推动熊猫品牌和文旅深度融合。
针对蜀锦蜀绣等国家级非遗传承创新,围绕代表提出的强化蜀绣文化传承与创新、扩大蜀绣产业空间载体等多条建议开展调研,形成关于进一步推动蜀锦蜀绣高质量发展的报告,通过监督推动解决了一批制约蜀锦蜀绣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全力推进蜀锦蜀绣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