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党史映初心 奋斗新征程 > 红色课堂

【百年风华 · 党史回眸】华侨上将尽显家国情怀

时间 2021-05-11 来源 《鉴赏大党百年风云》
[ 字号大小:]

  1955年9月27日,57位将军在北京接受上将军衔的授衔仪式。这中间有一位十分特殊:唯一华侨出身的开国上将——叶飞。

  叶飞出生于菲律宾奎松省,1918年回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善打大仗、恶仗,仅1943年7月至1944年6月,就指挥所部作战 138次。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夜袭浒墅关和车桥之战。浒墅关车站是日军在沪宁铁路的重要据点,1939年6月,叶飞指挥夜袭浒墅关,迫使沪宁线停车3天;7月,率部突入上海虹桥飞机场,成功炸毁4架日军飞机,大大震慑了敌军。

  战争年代,叶飞几经死里逃生,最惊险的一次发生1933年。当时,他在一家客店与地下党接头,被特务袭击,身中4枪、头部中两枪。“如果这颗子弹往上偏去,就穿入我的脑部,那就要脑浆迸裂,我就活不了了。”所幸被村民救下,并送去就医。

  新中国成立后,这位战功卓著的骁将并没有躺在功劳簿里享受,叶飞先后担任福建省党政军主要领导。当时民间流行一句话:“福建手无寸铁,路无寸轨。”1956 年建成的鹰厦铁路,是全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结束了“路无寸轨”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全省通车里程达1.4万多公里,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水路的营运网络,一跃成为全国公路最发达省份之一。

  改革开放后,叶飞再次变身改革闯将。1979 年初,叶飞“相中”一片荒山野岭的蛇口。由他提议,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建起我国第一个新型对外开放港口工业区——蛇口工业区,开了改革开放的先河。

  钢铁炮弹没有打垮的叶飞,登高位、掌重权,同样抵挡住了糖衣炮弹的攻击。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上流行“首长金剪刀剪彩”。1994年,有人请叶飞为某公司剪彩,暗示剪彩的金剪刀价值5万元。叶飞闻言后说:“别说5万元,就是50 万元我也不去。”

  常言道:自古忠孝两难全。其实,对父母的孝和对国家的忠并不矛盾,忠是更大程度的孝,孝也有各种表达方式。参加革命后,叶飞便与母亲失去联系,直至1949年才将老人接到福州同住。叶小宇说:“父亲对我奶奶非常孝顺,无论多忙,下班或外地出差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先进奶奶房间问候。”

  对家乡的老一辈革命工作者,叶飞同样恭敬。1959年,他将村里的老一辈革命工作者请到自己的祖屋,让他们坐在厅堂上,自己则站在天井下,鞠了几个躬,还自掏腰包,请他们吃了顿饭。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