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杰出军事教育家、“胡子将军”孙毅,戎马一生,数次参加战斗,对人才队伍建设和军队教育建树颇多,是一位为党和人民立下卓越功勋的老红军。孙毅亲历了中国由贫穷羸弱到富裕强大的历史,他虽然经历坎坷,但在对待个人进退荣辱上,虚怀若谷,居功不傲,始终保持着宠辱不惊的洒脱卓然之气。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战略转移,进行长征。长征出发时,中央军委教导师师长张经武告知孙毅他被取消了骑马资格:“那个洋顾问李德蛮不讲理,当他得知你是从白军起义过来的时候,拿起蓝色铅笔,一笔就把你名字下面的马勾掉了。他嘴里还嘟嘟囔囔地说,这种人不能有马。当时,我争辩了几句,也没有用。”按编制应该骑马的孙毅听到这个“预料不到的消息”,并没有抱怨,反而幽默地说:“好嘛,没有了四条腿,我还有两条腿,放心吧,我绝不会掉队。”行军途中,他既要观察行军秩序,又要检查各队掉队人员,硬是靠双脚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路。
1955年,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孙毅曾先后担任过红一军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冀中军区司令员等职务,不少与孙毅有着同样经历的战友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评衔前,孙毅给组织写了信,郑重表示:“我只有从劳之苦而乏建树之功,评衔宁低毋高,授我少将足矣。”孙毅认为自己投身革命不是为了升高官、要俸禄,人民的信任已经给了他崇高荣誉,因此在评衔上主动谦让。后来,组织根据标准,考虑他的资深望重,最后授予孙毅中将军衔。与个别为了争军衔而闹情绪的干部相比,孙毅的谦虚让衔更突显了他视名利淡如水的豁达。
1978年3月,孙毅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6月被中央军委任命为总参谋部顾问。履职期间,孙毅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要高待遇,不搞特殊化,务实不图虚名:1981年至1984年间,孙毅先后三次主动请辞总参顾问职务,以集中精力做好青少年工作。1982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在全国政协委员中的中共党员比例要减少,让各界人士有更多的机会参政议政。孙毅听说后,第一个向全国政协党组递交了辞去委员和常委职务的请求信,这份辞呈最终被中央批复。孙毅服从组织安排、主动请辞的事迹,受到了中央负责同志的赞扬。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孙毅将军心系国家和人民,不追求名利地位和个人得失,顾大局、识大体、明大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新时代新起点,我们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淡泊名利的优良传统,宁静心态,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机会和挑战,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洪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