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党史映初心 奋斗新征程 > 红色课堂

【初心故事】革命母亲 一生向党

时间 2021-06-01 来源 《初心一叶》
[ 字号大小:]

  1984年7月1日,84岁的金永华面对鲜艳的党旗,实现她毕生的心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革命烈士王朴的母亲,她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儿子,献出了千两黄金的家产,献出了自己一生的心血。

  金永华,1900年出生于重庆巴县,从小追求独立,渴求知识,进入宜州女校学习,逐渐成长为一个思想活跃、有主见的人。20岁那年,金永华嫁给商人王英武,生下儿子王朴。

  1945年,一直在外奔走的王朴突然回到金永华身边,与母亲商量在江北办学事宜。金永华并不知道,此时的王朴已直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活动,要在农村开辟工作据点。但她信任、支持儿子,爽快同意了办学计划。9月,莲华小学正式开学。校内聚集了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民主进步的氛围感染着金永华,王朴给她送去的《新华日报》《母亲》等书刊给了她深刻启发,她从中受到共产主义的熏陶和教育,深信儿子和他的朋友们走的是一条救国救民的光明大道,一定要全力保护和帮助他们。

  1947年秋,中共川东临委决定在川东地区发动武装斗争,以配合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王朴便与母亲商量,希望她能把田产变现,支持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并向母亲坦白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金永华明白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要冒极大的风险,经受严峻的考验。经过王朴的动员,金永华决定相信共产党,变卖田产折合黄金两千两,交给了党。

  不幸的是,由于叛徒出卖,王朴于1949年10月28日壮烈牺牲。金永华强忍失子之痛,在血雨腥风中苦心经营学校,与敌人机智周旋,保护了一大批党的骨千。她始终牢记着儿子的遗言:“学校要办下去,事业要继续下去,这是命根子。”“人生自古谁无死,如果我是为人民的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捐躯,你就没有白养活我。”她接过了儿子的旗帜,作为共产党的一名坚强战士,继续勇往直前。

  重庆解放后,市委、市政府将王家变卖的田产折合人民币并开具支票,交给金永华。她婉言谢绝了,说道:“我把儿子献给党是应该的,现在享受特殊是不应该的;我变卖财产奉献给革命是应该的,接受党组织归还的财产是不应该的;作为家属和子女,继承烈士遗志是应该的,把王朴烈士的光环罩在头上作为资本,向党组织伸手是不应该的。”最后,这笔钱成为重庆市妇女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基金。金永华也将自己的余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妇女儿童福利事业。

  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曾庄严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金永华虽耄耄之年才成为共产党员,但她用整整一生践行了这句誓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革命母亲的感人故事,提醒着我们要时刻牢记初心,鼓舞着我们用革命精神灌溉时代之花,以革命者的姿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