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党史映初心 奋斗新征程 > 红色课堂

【百年风华•党史回眸】医士之光辉耀两大民族

时间 2021-08-05 来源 《鉴赏大党百年风云》
[ 字号大小:]

  “我已递交了申请,希望通过展现我的真诚和优点能被选上。”1938年7月,印度国大党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支援抗日,柯棣华积极报名参加。一个多月后,他踏上远赴中国的邮轮,从此再没有回到家乡。1942年12月9日,毛泽东在挽词中称赞他:全军失一臂助, 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柯棣,柯棣是姓氏。“不到延安不罢休”,1939年2月,这支医疗队经过艰苦斗争和长途跋涉到达延安。毛泽东在会见所有成员时说,你们每个人姓氏后都加了“华”字,是真心诚意援华啊!延安平等和自由的气息,让柯棣华、爱德华、卓克华、木克华、巴苏华5人为之振奋。

  1940年3月,柯棣华进入晋察冀边区,随部队转战数千里,亲自参加了一次伏击日寇列车的战斗。他说:“我虽然没有上过抗大,但这一次也算是参加了一所新型的战斗大学了。”在百团大战期间,柯棣华到距火线仅一二里处设立救护所。有一次,他在手术台前连续工作46个小时,在战斗进行到短兵相接的阶段,同志们一再要求他撤下,可柯棣华坚决不肯,甚至发起火来:“为什么叫我下去!假如我不能和你们同生死,就不配在八路军里工作!”

  “我决不辜负你们的希望,也决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我要像他一样,献身于你们和我们的,也属于全人类的反法西斯事业。”1941年1月,柯棣华担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当月16日,他给巴苏华写信:“你离开一个月之后,敌人的扫荡如期而至。这次敌人可不是闹着玩的,出动了两万人,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都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行军。”在艰苦卓绝的反“扫荡”作战中,柯棣华仅1941年就指导完成了450多例外科手术。

  柯棣华与战友们一起吃小米饭、黑豆,宁肯自己一针一线缝补旧军衣穿,也不领新军装。行军时,他把马让给伤员骑,把草帽摘下给伤员遮挡风雨。正因为如此,这位黑皮肤的印度青年,悄悄地走进了郭庆兰的心里。革命的思想和纯真的爱情,超越国籍不同的障碍,把两位志同道合的青年连在一起。1941年11月25日,在河北唐县葛公村一间老乡的屋子里,他们举行了极其简单却不平常的婚礼。第二年8月,郭庆兰生下一个男孩,聂荣臻给这个男孩起了个富有意义的名字——印华。

  1942年7月7日是全国全面抗战爆发五周年纪念日,这位印度医士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柯棣华在写讲义时突然发病,经抢救无效病逝。朱德为他的陵墓题词:生长在恒河之滨,斗争在晋察冀,国际主义医士之光,辉耀着中印两大民族。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