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树立法律信仰繁荣法治文化

时间 2014-11-12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号大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当代中国进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时期,依法治国的方略将贯穿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发展、创新全过程,贯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过程。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法治文化是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社会活动,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内容。法治文化意味着法治精神得以普遍化地实践和实现,社会活动是按照法治精神实践的方式、过程和实现的结果。
  法治文化必须以培养法律信仰为核心。世界知名法学家伯尔曼曾在《法律与宗教》中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之所以能够施行并获得一体遵守的效力,不仅源于它的强制性,更源于人们发自内心的信仰。不被信仰的法律,即使靠外在的强制力使其实现,也与专制无异,与法治精神则相去甚远。法治文化是建立在法律信仰之上的,其本质特征是人们对法治的内心确认、崇尚和信守,法治精神得以普遍化地实践和实现。法治文化必须以保障公民权利为价值取向。法是权利呼唤的结果,没有权利就没有法律。法治文化的形成,必须要树立权利本位的理念,并使之成为民主之治与法治之制的基点,成为民主的思想灵魂和制度归属。法治的基石在于民众,广大民众具备依法治国的心理要求,才是实现法治的根本。因此,法治文化必须以保障公民权利为价值取向,民众普遍形成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才能使法治文化建设成为治国之策。法治文化必须以规制行政权力为重点。规制行政权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政府的行为不仅要受到法律规则的限制,而且也要受到公民权利的相对制约,行政权力的使用和运行都要依照法定程序,一切行政行为都要接受监督,违法行政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才符合法治文化的精神。
  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当下,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加强法治思想教育,培养法治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指针,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法治文化的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为前提,将法治内化为公民自愿自觉的行动,培养公民对法律发自内心的真诚、真实、真切的尊敬。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理国家的最高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尊严,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理念。
  二是推进公正司法,建立公平正义的法治价值体系。作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在法治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文化观,必须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度。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实施”的根本点在于公平公正。这就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坚持依法执政,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三是推动全社会参与,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把握法治文化建设的新特点新规律,在法治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既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要大胆吸收借鉴外来先进法治文化。强化法治文化的传播推广,加强法治文化评论工作,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服务和法治文艺活动,努力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法治文化产品,以丰富生动的法治文化作品吸引人、感染人、说服人,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文化修养。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