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预算工作委员会>经验交流

10家中央主要媒体到访佛山 聚焦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

时间: 2016-12-15 来源: 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
[ 字号大小:]

  “我来到佛山后感觉眼前一亮,原来人大预算监督还可以这样做。”12月13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领导的率领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新社、法制日报、新京报、中国人大杂志等10家中央主要媒体采访团到访佛山,聚焦市人大预算支出联网在线监督系统工作,佛山的先进经验受到中央媒体交口称赞。

  佛山市人大预算支出联网在线监督系统的前身早在2005年启用,市人大常委会对其重建后,于今年初上线运行。改版后,系统拥有预算审查、预算执行、预测分析、项目监控、预警防控、资料查询及拓展等七大功能,横向覆盖77个市本级预算部门,纵向实现全市、五区和试点镇的联网。大大提高了人大监督的系统性、时效性和分析研判能力。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霍伙表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是宪法赋予的权力,借助系统佛山人大对预算支出的监督,“实现了事后监督变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今年初,佛山人大在人代会召开前提前介入预算审查,发现“佛山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物业维修服务”等5个项目涉及1.7亿元资金安排的合理性不够。后来市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人大的初审建议做了调整,最终把这批资金安排在民生、扶持创新发展等更迫切的领域。

  佛山市人大预算支出联网在线监督系统经验引起了中央媒体高度关注,“如何提高系统运行的威慑力”、“系统预警如何处理”、“是否对人大代表开放”等问题接连抛出。中央媒体还深入到禅城区人大了解区级系统运行情况,并采访市、区人大代表。采访中,市人大代表、禅城区石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智斌说,在线监督系统给自己履职带来了意识和方式上的转变,“系统对预算审查监督,向代表揭开了预算神秘的面纱。”

  “我来到佛山后感觉眼前一亮,原来人大预算监督还可以这样做。”参观完在线监督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侯艳表示,在线监督系统用互联网+大数据,打开了人大预算监督的新思维。佛山人大预算支出联网在线监督系统运行短短一年就已经产生实效,未来还有探索空间,将大有前景。

  法制日报记者朱宁宁也认为,佛山人大采用互联网+监督方式进行预算全程监督,在全国非常少见且具有创新性。对管好政府的钱袋子,让老百姓知道钱花在哪、怎么花很重要。而她也将就系统如何与新《预算法》结合,促进人大工作效率和监督效能方面,进行深入采访。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副局长钟雪泉表示,广东佛山在全国最早探索人大预算支出联网监督工作并向基层延伸,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此次组织中央主要媒体到广东佛山采访,希望通过系列宣传报道将广东经验向全国推广。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