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预算工作委员会>经验交流

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明白放心——遂宁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咨询专家工作侧记

时间: 2017-07-28 来源: 人民权力报 作者:
[ 字号大小:]

  六月底的遂宁热浪开始袭来。但天气的炎热丝毫不影响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咨询专家们的工作劲头——翻报表、核数据、找问题、提建议,五个小组共16名专家齐聚一堂,用了整整五个工作日集中对2016年度决算草案以及12个市级部门决算草案开展集中审查。

  “此次审查的内容比往年更加细化,审查的范围进一步拓宽,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室以及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决算草案纳入审查,并延伸到二级部门决算审查。”咨询专家任清华充分肯定。

  专家们认真审查,找准了病症,也开出了药方。

  “报表编制应更加真实准确”

  “报表编制是预决算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编制报表的目的是为了资金使用更有针对性、计划性和操作性,绝不是为编制而编制,但一些部门对此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咨询专家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

  审查发现,个别单位决算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存疑,主要表现为账表不符、往来款项余额较大、决算报表分析不符合要求。分析说明没相应数据支撑,对数据不一致、变动幅度过大以及往来帐务情况的相应说明不够详细和准确。为此,专家们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监督检查,尤其是决算草案报表编制过程和结果的审核监督。同时主管部门应增强财务管理意识。从审查情况看,个别单位没有在编财务人员,主要由外聘会计人员负责做账,但外聘会计对本单位具体业务不了解,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也不熟悉会计工作,导致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脱节,职责不明,责任不清,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不能让财政资金睡大觉”

  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及时发挥应有的效益是预决算管理的要义之一。但在审查中专家们发现,极个别项目由于准备不充分、短期难以落地实施,导致专项资金闲置财政专项账户近一年,为此还要支付利息。

  “在增加预算收入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还有这些钱白白地花出去,实在让人痛心。”参与审查的专家们流露出了深深的忧虑。围绕如何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专家们见仁见智纷纷出招:要及时清理和核对财政存量资金,加大统筹盘活消化力度,按规定收回并重新统筹安排支出项目,促进财政资金高效使用,防止资金二次沉淀和闲置。针对部分项目进展缓慢等问题,专家们认为应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的法律政策意识,突出项目资金使用的紧迫性,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督促项目实施流程,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绩效。

  “三公经费管理应更严格”

  “三公”经费的使用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自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及其他一般性支出,全市“三公”经费支出逐年持续下降,2016年全市“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降低25.6%。但在审查中也发现,早在2014年遂宁市就出台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实施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人均接待费不能超过110元/人,个别单位未能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存在超标准接待现象,这表明“三公”经费管理还存在短板。专家们强调,应通过改进预算编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等举措,从源头强化财政管理。冯荣国、唐东等咨询专家还建议,财政部门应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专项检查和财务互审,上级财政部门重点抽查,纪委、审计、财政等部门采取不定时间、不定路线、不打招呼方式开展定期不定期督促检查,不断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的日常监督管理,真正实现支出控上限、花钱有约束、消费要公开。(罗 杨)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