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谈·随笔

勤无余劳 心有常闲

时间 2020-04-28 来源 成都市人大常委会
[ 字号大小:]

  “勤无余劳”原是“勤靡余劳”。无即靡,以无代之,以显直白、不生涩。语出晋人陶渊明的《自祭文》:“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大意是“辛勤劳作,不剩下半分体力,心中常常有闲情逸致。”陶渊明最著名的故事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离开官场回归田园,开一代清新的田园诗风。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就是陶渊明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田园生活有辛劳艰苦的一面,也有自在、诗意的一面。既有开荒南野际、种豆南山下、晨兴理荒秽的忙,也有带月荷锄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诸如含欢谷汲、行歌负薪之类的诗句,都是呼应勤无余劳、心有常闲的吟唱。情至行吟,美好萦心。

  近段时间,一直在拜读北大曾经的名教授朱光潜先生的大作《论修养》,与陶渊明颇有渊源。青年如何修养为对国家民族有用的人才,朱先生谈立志,谈处群,谈交友,谈冷静,谈学问,谈读书,谈休息,谈消遣,谈体育,谈美感教育,字字珠玑,娓娓道来,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朱先生生平最爱陶渊明所倡“勤靡余劳,心有常闲”的人生态度。他认为动中有静,常保存自我主宰,引之为修养的极境。玩味此语,深以为然。朱先生批评时人的毛病是“勤有余劳,心无偶闲”。他指出,这毛病不仅使生活索然寡味,身心俱惫,于事劳而无功,而且使人心地驳杂,缺乏冲和弘毅的气象,日日困于名缰利锁,叫整个世界日趋于干枯黑暗。基于这种认知、体悟,朱先生终身勤无余劳、心有常闲,《论修养》的写成即得益于此。他不是为写作而推掉所有的事,而是做好所有的事后来写作。写作不是精神的负重前行,而是精神的愉悦旅行。正如他自云,“每天要到校办公、上课、和同事同学们搬唇舌、写信、预备功课。”到晚精疲力竭走回家,与家人谈笑,待家人睡去之后,忙里偷闲,才开始看书或作文。两三夜写一篇,日积月累终成煌煌之作。

  朱光潜先生如此,搞文学、艺术有点成就的人也无不是勤无余劳、心有常闲。人称鬼才、自称“贪玩、不太用功”、年已90多岁的“鬼才”黄永玉老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黄老先生以画画致富,是北京第一个买私家车的人,按道理,年龄大了,没必要再做事了。但黄老先生一直保持着充沛的创作欲望,每天笔耕不辍,以画画、作文自娱,自食其力,著名的《收获》杂志每期连载他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无衣食之忧,年龄这么大了,依然如此勤奋高产,有的人很好奇,问他原因。黄永玉的回答是:“我说不出什么道理,人要活着总要对得起这三顿饭,我只会画画和写点东西。”平实而深刻的话,诠释着勤无余劳、心有常闲的哲理。

  人到中年,深知勤无余劳、心有常闲对美好人生之意义。勤无余劳,就是做人做事不能偷懒,不能偷奸耍滑,要全力以赴、全心投入,以做好工作为要。心有常闲,就是忙中有闲,勤不忘思,张弛有度,经常保持健全的心理、从容的心态,涵养至真的情怀、审美的趣味,以闲养勤,以勤育闲,勤闲相适造就无悔人生。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