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阿坝州代表团里,有一位95后省人大代表格外引人注意,她曾经是守护战鹰出击的军中之花,现在她是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基层干部。她叫董丽,是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三级人大代表,现任汶川县映秀镇一碗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虽脱下军装,但她始终保持着部队优良传统,退伍不褪色,积极作为、勇挑大梁,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为民服好务 担当有力度
自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来,董丽积极承担起新组建的一碗水村党组织书记职责,主动融入角色,带领州、县、乡人大代表和村委会成员狠抓建制村调整“后半篇”文章, 建阵地搞产业,认真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在董丽的倡导下,一碗水村实施了村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从硬件软件上双重提升党建质量,锻造全面过硬的服务型党组织,成功打造全州示范便民服务室,带领支部由原来的后进村党组织,成功创建为省级5A先进村党组织。组建了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民兵志愿者4支服务队,积极参与到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抢险、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工作中,所在支部多次被评为 “先进集体”。
“该村进一步全面盘活闲置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形成了以生态养殖型、联建促收型、固投拉动型、能人带动型的四型复合型产业。”映秀镇人大负责人说,在董丽和村“两委”的努力下,一碗水村实现村集体经济创收150余万元,户均分红超1000元。
同时,抢抓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机遇,积极壮大村级扶贫车间,进一步解决留守妇女就近就业问题,吸纳就业20余人,每人月均增收超2000元。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老大难”历史遗留问题,成功创建阿坝州“六无”平安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俯身办实事 尽责有温度
“奶奶,现在雨下得很大,我们必须马上撤离。”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董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村干部将存在安全隐患地区的群众立即转移到安全地带。
主汛期前,雨水连续不断且雨势较为频繁,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董丽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地灾防汛监测员对辖区内的防汛、地灾隐患点,开展了拉网式的隐患排查。
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董丽和“战友们”一身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路上水流湍急,她没有退却,充分发挥一名党员的先锋作用,树牢一名省人大代表的责任意识,彰显一名基层干部的担当作为,筑牢群众的安全墙。
代表履好职 建议有维度
“建议加强对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 “建议加强基层治理中的家风建设和家国情怀培育” “建议优化农村基础医疗资源配置……”
自当选省人大代表以来,董丽累计提交关于发展、民生等方面的建议9件,她紧盯与乡亲们切身利益相关的难点问题,身体力行为群众奔走、为群众说话、为群众解难。
“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重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人大代表不是简单的称呼,更是要身体力行、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好务,多做善事、多做好事。”董丽始终笃定信念、躬耕不辍, “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不仅是她对自己和村干部们的要求,也是他们践行承诺最有力的证明。
从“空军玫瑰”到“巾帼书记”,再到如今的省、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凭借着兢兢业业、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董丽获得了群众们给予的亲切昵称—— “小家长”。她也将继续带领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