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人大代表马芝良:使命担在肩 厚植家乡情

时间 2025-09-29 来源 泸州市江阳区人大
[ 字号大小:]
  马芝良,泸州市第九届人大代表,江阳区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泸州鑫垒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一直以来怀揣对家乡的热爱,凭着一股爱钻研、勤勉执着的劲头,勤学习、勤调研、勤思考、勤总结、勤写建议,以强烈的使命感书写为民履职的厚重答卷。
  人大代表,重任在肩,应该如何发声、如何提建议、如何依法履职?如何代表群众的意志、维护群众的利益?这是马芝良常常思考和提醒自己的问题,也是他躬身践行“充分发挥基层一线代表优势”的生动注脚。



履职,双脚必须深深扎进泥土里

  “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持续提高履职能力!”马芝良珍视每次学习培训机会,积极参加市、区人大组织的各种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代表小组等活动,努力为自己充电蓄能,积极把更多来自基层“原汁原味”的声音积极向上传递、呼吁。
  在马芝良看来,代表履职绝不能闭门造车,双脚必须深深扎进泥土里,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促膝相谈,在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走深走实。他坚持进家入站参加“115——代表在找我”活动、定期接待选民、与选民代表交流互动、常态化入户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他奔波在田间地头、社区街巷、农家院落、园区工厂、企业作坊,倾听、记录着百姓的急难愁盼,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思考都写进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将群众呼声视为履职路上的必答题。
  马芝良笃信下深水调研才有发言权,只有脚下沾满泥土,建议才能接地气、冒热气,真正切中要害。他密切关注拼经济搞建设、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司法公正等方面,每次调研必有收获,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问题、思考对策,竭力让饱含民意的“金点子”变成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城下人家水上城”是泸州的真实写照。泸州人对桥梁有着独特、深厚情怀,市民除了关心桥梁外形外,对于桥梁的名称也尤为关注。马芝良在调研中了解到,群众普遍认为:泸州桥梁的名称除了要有鲜明的地理位置标识、易记易找外,还应融入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但目前泸州过江桥梁的命名还存在文化底蕴不够、辨识度不强、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更好体现桥梁命名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大限度提升城市形象和彰显酒城魅力,马芝良联合7名市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进一步优化过江桥梁命名更名工作的建议,希望推动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尽快研究出台《长沱两江桥梁命名更名细则》等指导性文件;在桥梁命名更名工作流程中,建立和完善群众意见征集和协商听证机制;且赋予数字宣传推介功能,通过收集、整理各座桥梁相关资料,以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在显要位置展示“桥梁身份证”,公布所在桥梁及周边信息(如名称由来、景物景点、红色经典、名人轶事、专利创举等),让现代化的特色桥梁成为推介泸州城市印象的靓丽名片。此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民政、住建、交通等市级相关部门共同推进过江桥梁的命名、更名工作。

履职,一摞摞笔记本里印着为民足迹

  龙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龙舟竞赛闹端午”已成为泸州人心中的乡愁记忆。一场龙舟赛,一缕故乡情!为此,马芝良领衔11名市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开始专题研究,认真查阅学习地方志等大量历史资料,多次实地走访铜码头、宝来桥、孝顺路、上码头等地,向当地老街坊、老居民详细询问,跑文广旅局、水务局、档案局等相关部门,了解到泸州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功举办过四届长江龙舟赛。马芝良认为,龙舟竞渡不仅是一项体育竞技活动,更是特色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促进泸州文旅融合发展,以赛促旅、以赛兴城,提升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度等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几个月的深入研讨论证,马芝良主笔起草并提出了关于恢复举办泸州长江龙舟赛的建议,目前已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回复。
  身为江阳区乡贤会副会长,马芝良每年常态化走访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企业80余家,发现农村种植业融资领域普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随着当前担保机制的调整,种植户面临直接还款压力,在缺乏有效纾困措施的情况下,部分经营主体因资金链断裂被迫停工停业。与此同时,土地租金、人工成本等刚性支出持续存在,进一步加剧了经营困境。马芝良从建立债务纾困机制、防范系统性风险、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破解种植户融资困境的代表建议。
  作为江阳区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马芝良积极参加“纪委监委开放日”等活动,履职尽责,加强民主监督。在江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也经常能看到马芝良的身影,这缘于他特别关注执行难,并对法院如何加强执行联动协作、加大执行力度、平衡胜诉方利益与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等工作提出建议。步履不停,笔耕不辍。近年来,马芝良一摞摞笔记本里写着密密麻麻的思考,提出了高质量建议80余条。



履职,力所能及发出爱心微光

  此外,马芝良带领经营的企业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疫情防控、抗洪抢险、脱贫攻坚等方面担当作为。他了解到邻玉街道敬老院和党群服务中心未安上路灯,群众特别希望能亮堂起来,于是四处奔忙,多方筹资,自己主动捐款,在邻玉敬老院和天堂村党群服务中心沿线安装上15盏太阳能路灯,及时解决了群众烦忧。
  为改善天堂村里困难家庭的生活问题,马芝良经营的鑫垒建材有限公司向村里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的群众送去“橄榄枝”,为天堂村60多名村民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平日里,马芝良经常抽空看望和慰问村里的困难老党员,为老人带去关怀和温暖。在天堂村抗洪抢险中,马芝良带领公司员工冲锋在前,争分夺秒,帮助养殖大户安全转移鸡苗3.8万只,全力以赴将损失降到最低。“当群众处于危难时刻,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企业家,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我责无旁贷。”马芝良说。
  今年6月,茜草街道邻府社区家庭教育联盟成立,作为江阳“代表帮帮团”的一员,马芝良带领企业为家庭教育联盟捐款,汇聚爱心微光,共同助力困境家庭儿童健康成长……
  马芝良扎根基层,身体力行传递着正能量,只为不负选民信任,担当起沉甸甸的选票,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人大代表为人民不是一句空话” 。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