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委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台平。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推动供销改革走深走实、提质增效。11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志琼率农业与农村委相关人员深入三个县(区)部分基层供销社、社有企业、为农服务中心、农产品展销平台、社区供销便民超市实地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市县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汇报,针对问题短板,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群众代表意见建议,聚智聚力推动改革精准发力、重点突破,真正把供销社打造成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改革成效
近年来,全市供销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三农”工作大局,以建设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为总目标,持续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不断完善为农服务体系,积极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建立健全行业治理机制,供销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改革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一是党政重视。市委市政府将供销社综合改革纳入全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出台《关于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建设为农服务综合平台的实施意见》。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机构编制、政策配套、资产处置等重点事项,为全市供销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统筹推进。按照“三社融合”强基础、“三企联合”促转型、“三位一体”增质效的发展思路,将供销农业社会化服务、县域流通网络建设纳入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细化年度重点任务,明确相关部门职责,锚定目标协同发力,促进改革有序推进。三是强化保障。加强供销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市县联合社领导班子,遴选9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联合社机关。强化行业治理职能,探索建立资产盘活、资金统筹机制,安岳县出台《供销社社保医保资金池资金管理办法》,逐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二)坚持双线运行,行业治理体系日臻完善。一是健全“三会”制度。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联合社“三会”制度全覆盖,建立相关配套制度10余项。完善联合社与成员社考核评价机制,雁江区供销社累计安排资金100余万,着力扶持业绩突出、带动性强的成员社发展。二是强化资产监管。市县两级成立社资委,切实履行社有资产监管责任,建立完善资产投资、产权转让等制度。乐至县供销社组建供投公司对全县闲置资产统一管理,安岳县供销社将闲置资产折资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供销超市6家,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培育社有企业。积极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发展,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升经营服务水平,全市发展社有企业14家。雁江区供销社升级改造水果批发市场,年销售额9000余万元,经营业务覆盖10余个县(区)。乐至县供销社创建运营“乐滋乐味”县域公用品牌,联合工商银行资阳分行打造供销云平台。
(三)密切利益联结,为农服务平台不断夯实。一是改造提升基层社。采取开门办社、政策帮扶等方式,健全完善镇村服务网点,恢复发展基层社82个,创建省级以上示范社50个,新建村级供销社9个,年均供应农资2万余吨,开展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21.4万亩次。二是创办领办专合社。广泛吸纳农村能人、村两委干部、新型经营主体等加入供销社,领办专合社71个、创办联合社2个。安岳县石家坳柠檬专业合作社被全国总社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三是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争取中省专项资金593万元,支持安岳县整体推进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和雁江区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与交通、商务、大数据管理、邮政等部门合作,开展“交商邮供”和“供销+政务”融合发展试点,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雁江区供销社在丹山镇建成工厂化水稻育秧中心,开展耕种管收社会化服务1.5万亩次,为农户省工节本60元/亩。
(四)强化联合合作,为农服务质效稳步提升。一是共建产业基地。雁江区祥符镇供销社依托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采取“基层社+专合社+小农户+电商”模式,建设优质红薯繁育基地,带动2000余户农户发展红薯基地5000余亩。注册“川雁”商标,常年线上销售200余万斤,农户亩均增收2800元。二是搭建流通平台。通过产权、资本和业务联结,强化系统上下联合,引进省供销社老邻居公司,组建资阳供销老邻居公司,建成社区便利超市26家,年营销额近5000万元,为城乡居民生活提供优质便捷的消费服务。三是加强区域合作。乐至县供销社与重庆璧山区合作,开展土地托管1500余亩;与省监狱管理局、成都益民集团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今年以来,销售“乐滋乐味”农特产品近1000万元。
二、主要困难
(一)历史包袱沉重。全市供销系统改制不彻底,待岗职工多。安岳供销社是全省唯一未整体改制的县级社,欠缴职工医保社保数额较大,个别基层供销社资不抵债,维护队伍稳定压力大。
(二)专业人才匮乏。供销社队伍老龄化突出,能力素质与供销改革发展要求不适应。懂经营、会管理、善营销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个别基层供销社和社有企业既无经营业务、又无服务项目,存在守摊子收租子现象。
(三)服务能力不强。现有经营网点功能布局与产业发展、农民需求粘合度不高,联农带农机制不完善,服务领域拓展不够,经营业务以传统农资为主,全环节、多环节土地托管占比小、能力弱,农村电商、寄递物流等新型服务处于起步阶段。社有企业发展较为滞后,经营服务支撑不足。
(四)资产盘活困难。县(区)供销社闲置资产分布散、规模小、位置偏、价值低,一些房屋破败不堪、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有的还权属不清,盘活利用存在多重制约因素。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行业治理机制。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四川省供销合作社条例》,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把握联合合作本质属性,强化为农服务综合职能。明确乡镇党委政府抓基层供销社发展的职责,培育“三农”服务抓手。建立健全“三会”制度,完善以为农服务为重点的综合业绩考核体系以及成员社对联合社科学评价体系,提升行业治理效能。发挥监事会和社资委职能,加强资产监管,逐步由“管理资产”向“运营资产”转变,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市县政府要支持供销社依法开发运营资产,在土地变性、拆迁安置、税费优惠等方面强化政策扶持。支持安岳县探索建立闲置资产处置“资金池”制度,为逐步化解遗留问题提供保障。市县(区)联合社要加强基层社业务指导和财务监管,严控非经营性支出,引导基层社巩固扩大传统经营项目,因地制宜延伸拓展新型服务领域,增强为农服务能力水平。
(三)培育壮大社有企业。实施社有企业分类改造,对经营状况较好、管理制度规范的集体企业,推进劳动、人事、用工改革,健全“三会一层”管理体制;逐步退出高风险、低收益“非农”项目;积极开展代耕代种、农村电商、品牌营销、冷链物流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搭建供需信息平台,提升服务质量标准,维护供销品牌形象。深化社企国企民企联合合作、融合发展。
(四)强化改革发展保障。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支持有条件的供销社承接涉农项目,支持供销社开展社会化服务、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坚持外部引才和内部挖潜相结合,优化联合社机关队伍结构,加强能力提升培训,逐步建立具有合作经济组织特点的干部人事制度。选树一批扎根基层、为农服务、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讲好供销惠民故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供销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