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观点理论

打造现代体系 形成物流洼地——关于南充市高坪区人大常委会考察组赴丹棱、蒲江考察学习水果物流业发展的思考

时间 2022-07-21 来源 南充市高坪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 字号大小:]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为推动全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7月5日至7日,南充市高坪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柯带队前往眉山市丹棱县、成都市蒲江县,先后对丹棱县丹橙现代果业有限公司、威兰特食品有限公司、晚熟柑橘商贸物流园区,以及蒲江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天府农创园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组返程归来分享的考察心得,让我们深受教益,感触颇深。

  看两地物流:构建水果流通全产业链,形成物流洼地

  丹棱县、蒲江县打造了当地特色水果物流发展的实践样本。两地均定位农业县,把柑、橙水果作为农业产业和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成立国有平台公司为当地水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后勤保障,形成了本土特色水果从种植、采摘、仓储到包装、售卖完整的产业链。
  生产技术方面,从树上到树下,从修枝、施肥到采摘、分选,均有着成熟的产业工人,且人均费效比低。水果仓储方面,政府积极引进优质冷链仓储企业,强力保障冷链仓储物流,本地外地水果四季供应,冻库利用率高。产品营销方面,两地电商行业十分发达,不仅有电商协会进行专项指导,还有大数据平台进行信息支撑。据了解,丹棱县电商企业2300余家,年产值达8亿元;蒲江县成立了商务和物流局、建设有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商企业6300余家,从事电商人数甚至达到县总人口的11%,并引进了专业直播企业带货服务。该县农村电商发展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获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典型县”称号。配套服务方面,两县水果仓储、物流、包装、辅材等配套服务产业蓬勃兴起、竞相发展,实现了区域内自产自销。物流消费方面,两县地处成都“半小时经济圈”,通过快递能实现当天下单当天到货,用户体验优。
  目前,眉山丹棱县大力发展“丹棱不知火”“丹棱桔橙”等优质柑橘,“丹棱冻粑”成功注册国家证明商标,“丹峨仙”茶业被认定为眉山市知名商标;成都市蒲江县引进西南水果冷链物流港等重大项目11个,阿里集运加工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冷链仓储静态库容量达20万吨。通过市场化运作,形成了外地纷纷把水果等货品拉到两地进行物流运输的良性循环。

悟两地物流:物流提质降本增效是现代物流加速发展的应有之义

  物流加速发展代表当地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具有优势,对打造区域交通物流中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考察组此次赴丹棱县、蒲江县实地参观和学习交流,对两地在当地政府主导下,引进国有平台公司运营,构建的果业发达、平台健全、仓储有力、配套齐全、技术完善的物流联运模式印象深刻,认为该模式的有效运行,达到了物流降本增效的效果,激活了当地物流经济。深入学习解读两地水果物流发展经验做法,我们有三点启示:
  一是物流规划一张网。大数据时代,物流平台虽好,但要充分运作,平台内部、平台之间的信息应该彻底打通,实现区域物流信息的共融共通,才能充分体现物流的“集约化”管理。这就需要各地结合实际,统筹谋划,出台相关政策,盘活资源,优化流程,减少中间环节,落实物流所涉技术、信息、资金等配套服务政策,形成积极健康的市场体系和营商环境。
  二是产业发展一盘棋。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按照供应链管理原理,满足市场需求意愿的产品才能实现更大价值。因此,要想农民依靠农业增收致富,必须健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让出售的农产品在市场有竞争力,变成消费品。
  三是市场运作一体化。好的农产品,需要依托好的流通交易平台,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让供应链上、中、下游运营达到最优化。因此,高效运作物料流、工作流、资金流、信息流,以最少的成本,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让“产购销”和消费者多方获利,方能释放市场最大活力。

学两地物流:以一站式现代化智慧型平台打通农产品流通领域

  物流货运情况是反映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晴雨表”。考察组分享考察体会后,大家在座谈交流时一致认为,学习借鉴丹棱县、蒲江县在水果物流发展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要深入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建设东出北上综合交通输运大通道”指示要求,紧扣南充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决策部署和区委乡村振兴“633”行动方案,紧密结合高坪区位优势、农业“六大产业”发展优势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探索高坪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新路径,在建设区域交通物流中心上走在前、作示范,为南充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贡献更大发展动能。
  一是专业化管理。抓住南充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等契机,招引有前景的农业合作公司或合资企业,签定战略合作协议,专门负责农产品市场流通,根据大数据比选,及时掌握市场需求,把握农产品特别是粮油、生猪、蔬菜、柑桔、花椒、蚕桑“六大产业”发展方向和核心技术材料的生产,确定上游采购商、制造商,从采购原料开始,到制成加工产品、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统一生产、技术管理、品牌包装,统一兜售,切实做到精细化管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二是智能化物流。抢抓中国(南充)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机遇,鼓励知名物流、电商等企业在高坪建设区域性运营总部、仓储中心、冷链物流、分拨配送中心和订单生产中心,以新型综合性电商平台作为分销商,遵循市场规律,对农产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合理调控,形成价目表,构建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服务、信用评价、统计监测、风险防控“六大体系”。与此同时,出台税收、人才支撑、行业参与宣传本土农产品等惠农利企政策,全面参与农产品宣传推介,做大全区特色农产品流量,吸引世界各地批发商、零售商、物流终端客户购买消费。
  三是标准化建设。依托辖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南充现代物流园重大平台,强化门户意识,打造物流“重要窗口”。以物流降本增效为目的,向时间、空间要效,打造成渝北部多式联运国际港,构建“铁公水空”等物流方式无缝衔接的集疏运体系,满足不同地方消费群体高效便捷的订单式服务。建立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实时共享人、车、货物、物流信息,实现运力合理配置,降低货运车辆返空率,实现运输、物流最大集约化。完善现代冷链物流运输体系,确保农产品的保鲜和仓储量。既满足消费群体对农产品品质需求,又吸引周边地区货物在辖区的仓储、交易和集散,切实把南充现代物流园打造成为川东北乃至成渝地区的物流成本低、物流速度快、物流服务优的物流洼地。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