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紧扣“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于人大工作全过程,为县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
以党的领导为“魂”,筑牢政治之基,彰显人大工作的政治本色
坚定不移服从党的领导,在政治上做到同向。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依法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点工作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始终保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健全完善机制,严把关键环节,规范任免程序,实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确保党委提名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在思想上做到同心。牢牢把握人大的政治属性,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到思想紧跟、认识紧跟、行动紧跟。
坚决有力落实市委部署,在行动上做到同步。依法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年度预算调整和决算等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52项,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主动拼搏在西渝高铁华蓥段、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等项目建设主战场,积极奋战在防汛抗旱减灾、森林防灭火等保安护安第一线,为经济恢复增长、社会安定祥和作出了人大贡献。
以服务大局为“纲”,强化监督之责,践行人民民主的政治担当
紧扣“五大行动”抓监督,全力服务高质量转型发展。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弱项,重点围绕“工业城、旅游市、物流港、城市更新、和美乡村”五大建设行动,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着力增强监督实效,更好地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物流港建设行动中,常委会深入蜀道物流、京东云仓等项目现场开展常态化监督问效,帮助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矛盾纠纷等问题,持续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在旅游强市建设行动中,常委会专题调研华蓥山旅游开发工作,组织代表参与华蓥山旅游文化节等重大活动,为华蓥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献计出力。
紧扣依法治市抓监督,着力建设高水平法治华蓥。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推动宪法宣誓工作全覆盖。组织开展社区矫正法、食品安全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切实发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听取法院执行、知识产权审判和检察院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情况报告,专题调研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和监察建议落实情况,促进执法司法有效衔接、形成合力。
紧扣群众关切抓监督,助力创造高品质宜居生活。坚持监督议题“从人民中来”、监督过程“请人民发声”、监督成效“由人民评判”,在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医疗保障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上,邀请群众参加视察、调研活动650余人次,收集并采纳新建明光路转盘人行天桥等136条建议,督促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加快实施,办理结果和测评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布,确保监督工作着力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向。
以代表工作为“本”,畅通民主之脉,夯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根基
强化代表履职保障,更好彰显制度优势。制发“人大代表家(站)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建成代表之家11个、代表联络站22个,探索形成的“三亮一建”工作模式被广安市人大常委会推广,杜家坪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成功入围全省100个示范代表家站。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开展学习培训72场830余人次,代表议政水平和履职能力明显提升。强化代表履职支持,全覆盖落实县乡两级代表履职补贴,30名优秀代表受到市委通报表扬,代表履职积极性持续增强。
丰富代表履职形式,更好体现人民民主。建立“双联”工作机制,代表与群众交流互动更加常态。指导3个街道充分发挥民主议事代表会议制度优势,积极打造汇聚民情、化解纷争、增进共识的议事协商平台,群众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决策的热情日益高涨。开展人大代表“心系选民、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心系华蓥、做助力发展的带头人”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代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370余件次、帮助群众办理实事1020余件次,代表与群众的鱼水情谊更加深厚。
抓实代表建议办理,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建立“前期交办、中期推动、后期问效”沟通协调机制,把邀请代表参与建议办理全过程作为办理答复的必经程序,推动办理工作由重答复向重实效转变。按照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面广等原则,遴选《整治福星水厂管网及水厂设施的建议》等30件重点建议,由常委会领导带领相关委室跟踪督办,示范带动整体办理质效提升。市十一届人大历次会议代表提出的293件建议全部办结,满意率达100%,农村群众生活用水困难等一批群众关心关切的现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以自身建设为“要”,锻造过硬之躯,涵养人大机关的政治品格
重能力提升,增强本领。坚持集体学习增智,组织学习监督法、兵役法等18部法律法规,固化“常委会会议会前必先学法、开展监督工作前必先讲法、履职过程中充分用法”工作机制。注重广泛调研提能,积极践行“四下基层”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23篇高质量调研成果。特别是《城市交通管理情况调研报告》提出的“改造广华大道路面设施、增加华蓥山广场停车位、优化新华大道交通信号灯配时”等建议被市政府采纳实施,困扰城区群众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重制度完善,规范运行。完善人大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设立法制工作委员会,更名选举任免和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为代表工作委员会,工作机构不断优化。修订常委会议事规则、监督履职工作制度9项,制定出台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健全重点审议发言等运行机制,推动常委会和机关运行依法有序、务实高效。
重工作联动,凝聚合力。上下联动推进工作,配合完成代表法(修正草案)等50余部法律法规立法调研及征求意见工作,指导乡镇(街道)人大加强履职规范化建设,全市人大工作整体实效明显提升。左右互动促进融合,高质量承办川渝六区市县人大协同推进三江水质保护工作联席会第六次会议,跨省域人大一体化发展模式探索持续深化。内外协同做好宣传,推荐的视频作品《履途》荣获第31届中国人大新闻奖三等奖,人大好声音、好故事进一步彰显了华蓥的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