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7日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四川省财政厅厅长黄锦生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报告2010年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查。 一、2010年全省及省级财政决算情况 (一)全省财政决算情况。 1、一般预算收支决算及平衡情况。2010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61.67亿元,为预算的119.8%,增长33%。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584.89亿元,为计划的113.1%,增长23.6%;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完成298.9亿元,为计划的116%,增长29.7%。全省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2445.46亿元,增长30.2%。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7.6%。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257.98亿元,为预算的88.5%,增长18.6%。农业、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增幅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和有关政策办理省与中央的财政结算后,2010年全省一般预算决算的平衡情况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61.67亿元,加上中央返还收入216.73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932.2亿元(其中:体制补助收入3.43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351.8亿元,调资转移支付补助171.09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补助52.59亿元,教育转移支付76.6亿元以及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和结算补助等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276.69亿元)、专项转移支付1451.12亿元(含灾后重建补助657.02亿元)、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80亿元、国债转贷收入及结余0.27亿元、上年结余收入521.61亿元、调入资金12.33亿元后,总收入为4875.93亿元。总收入减去当年实际支出4257.98亿元、上解中央支出6.99亿元、国债转贷支出及结余0.27亿元、增设预算周转金0.41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4.73亿元、调出资金2.95亿元后,年终滚存结余552.6亿元。扣除按政策规定应结转到2011年继续使用的结转项目结余资金550.47亿元,全省净结余2.13亿元,其中当年结余5.29亿元。 2、基金预算收支及平衡情况。2010年,全省基金收入完成1619.29亿元,为预算的480.4%,增长96.6%;全省基金支出完成1658.18亿元,为预算的84%,增长100.2%。本年收入加上中央补助收入94.5亿元、上年结余收入266.28亿元、调入资金3亿元后,总收入为1983.07亿元。总收入减去当年实际支出1658.18亿元、调出资金9.15亿元后,年终滚存结余315.74亿元。 (二)省级财政决算情况。 1、一般预算收支及平衡情况。2010年,省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26.81亿元,为预算的114.4%,增长26.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81.08亿元,为预算的115.7%,增长29.9%;非税收入完成45.73亿元,为预算的104.1%,增长5.5%。省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7.1%。省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25.55亿元,为预算的65.2%,增长1.5%。农业、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增幅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其他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2010年省级一般预算决算的平衡情况是:当年一般预算收入426.81亿元,加上中央返还收入216.73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932.2亿元、专项转移支付1451.12亿元(含灾后重建补助657.02亿元)、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80亿元、国债转贷收入及结余0.04亿元、市(州)上解省9.71亿元、省级上年结余收入252.48亿元、调入资金0.4亿元后,省级总收入为3469.49亿元。总收入减去当年实际支出625.55亿元、上解中央支出6.99亿元、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支出140亿元、国债转贷支出及结余0.04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09亿元、对市(州)税收返还164.41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738.99亿元(其中:体制补助6.97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261.01亿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154.09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55.34亿元,教育转移支付100.4亿元以及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和结算补助等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161.18亿元)、专项转移支付1442.8亿元(含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支出649.73亿元)、调出资金0.37亿元后,年终滚存结余334.25亿元。扣除按政策规定应结转到2011年继续使用的结转项目结余资金333.95亿元后,省级净结余为0.3亿元,其中当年结余为0.14亿元。 2、基金预算收支及平衡情况。2010年,省级基金收入完成62.32亿元,为预算的161.2%,增长-24.3%;省级基金支出完成25.96亿元,为预算的25.9%,增长2.6%。本年收入加上中央补助收入94.5亿元、市(州)上解收入0.007亿元、上年结余收入66.52亿元、调入资金0.3亿元后,总收入为223.65亿元,减去当年实际支出25.96亿元、补助下级支出123亿元、调出资金0.23亿元后,年终滚存结余74.46亿元。 以上2010年全省及省级财政决算,请予审查批准。 (三)全省财政工作情况。 2010年,面对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和复杂的经济形势,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省财税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狠抓财政增收节支,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加强财政运行监管,确保预算任务圆满完成,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收支规模扩大,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收入规模迅速扩大,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迈上1500亿元台阶,居全国第8位;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一般预算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75.6%、14.5%,比上年提高0.1、1.2个百分点。支出快速增长,结构继续优化。2010年一般预算支出突破4000亿元大关,居全国第3位;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1.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消赤化债成效显著,财政运行更加稳健。全省赤字规模减少,部分赤字县全面消赤;“普九”化债成果得到巩固,清理化解其他乡村公益性债务和融资平台公司清理规范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发挥调控功能,支持发展成效显著。截至2010年底,累计下达中央和省级重建基金2385.71亿元,确保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及时下达中央和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统筹安排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努力保持政府投资力度,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筹措资金确保惠民政策兑现,有效提升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三是增强保障能力,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提高。2010年全省可用财力达到2703.61亿元,增长30.6%;县级人均财力达到7.29万元,增长22.5%,基层政府公共保障能力显著增强。2010年安排拨付“十项民生工程”资金9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5%,民生政策全面落实。 四是创新管理方式,政府理财水平明显提升。全面实施预算编审程序改革,政府主导的预算决策机制初步建立。深入推进支出绩效评价,在拓展评价范围、完善指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结果运用方面取得新进展。实施省级预算执行中期评估和结余资金注销管理,调整取消项目100余个,统筹资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