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强度最大、损失最严重、波及面最广、援救最为困难的一次地震。省人大代表、成都大学副校长苏蓉认为,为了提高全国人民的抗灾防灾意识,防患于未然,应当从教育着手,避免或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她提出如下建议:
●把每年5月12日,即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日定为“防灾日”。
●全国各地在“防灾日”应有组织地对广大民众参加防灾演练,长备不懈。与此同时,政府各部门应作好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克服放松麻痹思想,侥幸心理。
●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院、农村放映队等媒体应多播放抗灾防灾和开展自救互救知识节目。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组织下,除应把抗灾防灾的基本知识列入中小学教材外,可对青少年组织抗灾防灾和开展自救互救知识竞赛,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开展适合幼儿园的防灾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相关知识。
●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撰写出版有关抗灾防灾的科普读物和具有典型事例的漫画故事丛书,分发到机关、学校、农村、工矿;在城乡中(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增加抗灾防灾知识的宣传网点;在公园和文化广场等活动场所,宜增设有关抗灾防灾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