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代表工作 >

毛代表抗震救灾二三事

时间:2008-07-09来源:刘天纯 宇震 杜晓明
  

  震灾来临,他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地将3个村民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奉献爱心,平时连肉都舍不得吃的他却拿出1200元捐献给灾区;生产自救,他顾不得自家秧苗未栽,麦子未割,而是带领党员,帮助村民收小麦、插秧苗……他的精神感动着一方干部群众,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的真正内涵。他就是南部县大王镇人大代表,繁荣村党支部书记毛崇文。

  三分钟内救出三人

  5月12日这天,毛崇文像往常一样,吃过午饭就上了自家二楼看起报来。报看得正起劲,房屋突然像筛子一样抖动起来。

  “不好,地震了!老婆快下楼!”毛崇文一边叫醒正在午睡的妻子,一边以闪电般的速度飞向86岁的刘德珍老人家。刘德珍的儿子在外打工,女儿远嫁,她居住在上个世纪70年代修建的房子里,那样的房子是经不住摇摆的。

  冲出家门不远,毛崇文发现,村民毛国玉脸色煞白,紧紧抱住水田边一根电线杆,不知如何是好。由于过度惊吓,她完全没有意识到电线杆已经倾斜。情况十分危急,毛崇文一个箭步冲上去,将她连拖带拽往田坎上带,倾斜的电杆经不住摇摆倒在了田边。毛国玉脱险之后,感激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毛崇文跨进刘德珍老人的家门时,她家的房屋因为摇摆的缘故,土墙上出现了裂缝,屋上的瓦正在往下滑落。毛崇文奔向不知所措的刘德珍老人,背起她冲了出去,脱落的瓦砾在老人呆坐过的地方砸出了一个个小坑。看着身后的一切,老人眼里噙满了泪水。

  村民凡治福家的房屋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村里的保管室,这些年一直没有维修过,大一点的风与雨都可能造成灾害,何况是地震。毛崇文来到凡治福的家时,他瘫痪在床的二女儿凡翠红吓得直尖叫。尖叫声就是呼救声,毛崇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去,将她背了出来。跨出房门的那一刻,房梁上断裂的竹檩子犹如一把利剑穿透蚊帐,扎在了床上。凡翠红成功脱险,毛崇文仍不放心,担心她的父母的安危,当他看到凡治福和老伴在田里插秧苗的身影后,他总算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1200元捐献灾区

  5月14日,毛崇文在镇上的抗震救灾动员会上,为灾区群众捐献了200元钱。回到村上,毛崇文觉得,200元钱太少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大代表还应该通过组织为灾区捐款。于是,他打电话向县委组织部了解有关情况。县委组织部的同志告诉他,除了通过县红十字会、县慈善会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外,还可以通过缴纳特殊党费的形式,为灾区群众捐款。毛崇文决定再次捐出1000元钱。1000元钱对于夫妻双方都在务农,家中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的农村家庭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毛崇文决定同妻子商量商量。

  果然,妻子听后感到不可思议,她问毛崇文:“你已经尽自己的努力为灾区捐款了,为什么还要捐款啊?这段时间过农忙,别人家又是打酒又是割肉,你呢?你舍得买一斤肉回家吃吗?你舍得打一两酒回来喝吗?你这样做到底图什么?”

  “我什么也不图,就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灾区群众。你看到电视和报纸上的报道没有?灾区群众饭都吃不上,房都没住,他们有难,我们不帮谁帮?”

  毛崇文的一番话说得妻子心悦诚服。他带头为灾区群众捐1000元的特殊党费的消息传出去后,村里的老党员纷纷捐出了爱心款。仅一个仅16名党员的偏远小山村,就捐特殊党费2800多元。

  积极生产自救

  地震发生后,兰州的经销商还会不会来村里收购枇杷呢?村民毛文群一想到自己近4亩地的枇杷的销路,就愁的茶饭不思。

  村里像毛文群这样担心枇杷销路的有100多户村民。毛崇文深知全村370亩枇杷如果销售不出去的话将会意味着什么。他迅速与兰州、成都、重庆等地的经销商取得联系。不到5天,全村的370亩枇杷销售一空。

  枇杷销出去了,毛崇文把目光转向生产自救上,组建了由村社干部为主体的党员先锋突击队队,并亲自任队长,帮助村上缺劳户抢种抢收。

  “崇文,我们的小麦还没有收割,秧苗也还没移栽,你先忙完自家的活路再去嘛。”妻子虽然理解丈夫的作法,但也希望其分担一下自己的负担。

  “秧苗迟两天移栽最多少收几颗谷子;麦子迟几天收割,最多少吃几碗面条。我们的家事能拖一拖,但群众的事情坚决不能拖!”平时显得有些文弱的毛崇文此刻显得十分果断。

  村民李席军承包了10个人的土地,儿子、媳妇在河南南阳打工。地震发生后,老人要雇请劳动力帮自己插秧根本就不可能。就在他眉头紧锁时,毛崇文和村里的党员来到田里,帮他插起秧来。老人感动得非要支付工钱,毛崇文和村里的党员十分委婉地谢绝了老人的好意。

  71岁的村民毛文星承包了5个人的土地,老伴谢淑芳瘫痪在床多年,他家最缺少劳力。毛崇文带领村里的党员帮他收割小麦。毛文星的邻居76岁的杨怀秀老人看到村干部来帮忙,怎么也坐不住了,居然拄着拐棍要帮助毛文星收割小麦。70多岁的村民蒲万珍深受感动,从自家的枇杷树上摘下又大又甜的枇杷,送到毛崇文和其他党员面前,说是让他们解解渴。

  仅仅一个礼拜,毛崇文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帮助村民把小麦全部收割回家,把秧苗全部移栽到田,让村民在大灾之年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