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代表工作 >

灾难考验企业诚信

时间:2008-07-16来源:未知
  

  “我们要尽最大努力,让全国各地用户的损失降到最低,不能丢了江油企业的诚信。”绵阳市人大代表、江油黄龙公司总经理李寿海和员工们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总把这句话挂在口上。“5·12”大地震发生后不到一个星期,公司就生产和发运出了产品,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公司广大员工生产积极性,更向各地客户和全国市场展示出江油人不畏艰险、自强不息、坚守诚信的精神。

 

排危抢险 清理废墟

  大地震导致公司机加车间11米高、80米长的北墙和13米高、15米长的西墙以及长80米、高3米的车库全部倒塌;部分办公室、配电室等严重倾斜、移位和断裂。震松的砖头、折断的横梁岌岌可危,险情随处可见。

  为了尽快展开生产自救,李寿海自任抗震排险队队长,从5月15日开始,带领两支排险队伍一直坚守公司残壁断墙,抢修设备。他总是走在危险的最前沿,上房顶探查危墙,带领100余名员工用简陋的工具清理废墟。在烈日的炙烤下,他和员工们肩拉背扛,把一根根折断的钢筋、一大方一大方的混疑土装上车拖出厂区。仅一天半时间,他们就打通了整个机加厂房外围通道。

  紧接着,李寿海又邀请了该公司机加厂房的设计人员会商制订了厂房加固方案,带领一支由公司技术骨干、中层管理人员和年富力强的员工组成抢险突击队,对公司机加厂房进行了全方位的排险和加固。经过三个昼夜的抢险排险,共清理搬运坍塌的混凝土碴200多吨,排险加固厂房近2000平方米,修复设备35台(套),砌修围墙200余米。目前,除部装厂房尚未完全修复和两台车床无法正常运转外,公司各个车间均已恢复正常生产,其生产能力已恢复到灾前的90%。

 

抢夺时间 超赶进度

  5月16日,公司正式恢复生产。由于大地震迫使公司停产,且部分设备不能达到100%的运转,为了讲诚信、守信用,公司必须抢时间、赶进度、夺损失。当天,公司就开始与客户联系发货事宜,并组织精兵强将在总装厂房(钢结构厂房)中,昼夜进行后续加工生产。李寿海始终坚持在生产一线现场指导,还不时亲自动手,与员工们一起干,每天工作15—16个小时。员工们见状,更是鼓足了干劲。

  5月17日下午,地震后第一批产品(山东沂源二台4PG设备)生产完毕。5月18日满载二辆重型卡车的产品发运出厂。三天后,当运送产品的卡车驶入山东沂源能源热电公司大门时,该公司老总亲自到大门迎接,对黄龙公司在灾后能迅速恢复生产,送货上门,诚信经营,给予了高度赞扬。该公司的干部职工得知消息,还纷纷捐款捐物,支援四川灾区重建。

 

灾后安置 倾注全力

  使人更想不到的是,李寿海抓生产自救已经非常紧张,同时还倾全力安置灾民。5月13日下午,江油工业园区主任来到公司了解受灾情况,并与他商议,有无能力安置20名从北川陈家坝到江油避难的灾民。李寿海当即表示接纳50名,并对主任说:“企业在灾难面前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替政府分忧,接纳安置灾民就是企业回馈社会的天职。”

  5月13日下午18时许,第一批来自北川陈家坝的30多名灾民来到黄龙公司。李寿海为灾民端上热腾腾的饭菜,热情地说:“你们走进‘黄龙’这个门,我们就是一家人。”随后他又与公司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商议,动员公司员工及家属50多人搬到车棚、销售部及办公一楼,甚至露天住宿,腾出刚搭建好的帐篷给灾民们居住。天色已晚,陆续到来的灾民越来越多,远远超出了他向工业园区主任承诺安置的人数。到了5月15日,公司集聚了预备役官兵和北川的灾民300余人。李寿海再次动员公司员工让出自家的席梦思床垫和被褥等,让“来客”有了栖身之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