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代表工作 >

新一届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与灾区人民共克时艰

时间:2008-09-16来源:未知
  

  9月2日,我省6个在川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再次启程,前往绵竹市汉旺镇,针对灾后重建工作展开专题调研。本月内,6个专题调研小组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高质量议案或建议。

  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报告,展开灾区物价执法检查,出台适用于灾区的地方性法规,就灾后重建展开专题调研和建言……地震发生后,省人大常委会在省委领导下,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有力的工作支持和法治保障。

  灾情就是头号命令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十几分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即启动机关应急预案,部署非常时期的工作安排。次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甘道明主持党组扩大会议,要求各专委会、常委会办事工作机构和机关全体干部迅速出击,投身到抗震救灾工作中。

  震后第四天,省人大常委会机关5个慰问组分赴绵阳、广元等地,将一批急需的食品、矿泉水、药品等送到重灾区。

  与此同时,省人大常委会各位副主任奔赴各重灾区指挥抗震救灾:担任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德阳工作组组长的甘道明,先后深入绵竹市、什邡等地的20多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和10个村、社区,多个集中安置点和受灾企业、学校;绵阳工作组组长韩忠信多次深入重灾县市的31个重灾乡镇、46个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多家受灾企业和部分重灾农户家中,主持起草了关于绵阳市救灾安置点工作运转、卫生防疫工作、过渡安置板房建设等14个情况汇报;郭永祥数次奔赴唐家山堰塞湖大坝,协调指导全省的震损水库处理、堰塞湖抢险、供水安全保障、震损堤防应急抢险等工作;杨志文先后深入阿坝和甘孜调研、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和藏区基层工作;张东升克服山体塌方、道路堵塞、泥石流等危险,深入到汶川、理县、九寨沟县等灾区调研、指导和督促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接到省委要求赶赴重灾区德阳的安排时,正因心脏病住院治疗的王宇坤不顾医生劝说,直奔德阳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省人大各专委会、常委会办事工作机构和机关全体干部也迅速行动,人代工委在震后第二天即通过短信平台向省人大代表发出短信表示慰问。省人大代表、江油市市长宋开慧的手机上至今还保留着来自“娘家”的慰问短信:“‘娘家人’的问候,给了我最大的支持,收到短信的那一瞬间非常感动。” 向灾区人民献爱心,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交纳“特殊党费”22万元。在5月20日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列席常委会会议的人员又向灾区捐款317万余元。

  为抗震救灾提供法治支撑

  8月中旬,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的第一个执法检查行动——《价格法》执法检查启动。

  灾后重建,特别是建材价格的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绝不仅仅是物价部门的事。“灾区恢复重建,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价格环境,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强价格监管,用好中央在灾后重建中给予灾区的各项优惠政策。”甘道明强调。

  事实上,为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法治支撑,是震后召开的两次常委会会议的主题。

  5月21日上午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批准了一部本身就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的法规——《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这部条例给悲痛中的北川人重建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化,带来了莫大的希望和支撑。

  7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第一时间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所作的《关于我省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委员们关于进一步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制定步伐,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企业灾后重建的要素保障,抓紧做好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等建议被吸纳进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为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三类家庭被许可再生育一个子女。“此次对相关法规的调整,有效解决了在汶川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的实际困难,以人为本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王宇坤说。

  代表踊跃建言灾后重建

  6月下旬,省人大代表、北川羌族自治县坝底乡党委书记周福兰接到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约谈会的通知后,她写出了4600多字的发言材料。带着灾后安置、恢复重建的若干建议,绕道约700公里,她赶到绵阳市参加人大代表约谈会。

  剑阁县是重灾县之一。作为省人大代表,剑阁县委书记吴连奇深入全县各地调研,撰写出《关于对重灾县贫困状况和经济发展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并确定为国家定点扶持贫困县的建议》、《关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山区重灾县转移支付力度的建议》等,并带到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

  依托政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注意尊重群众物权,为民企重建融资制定好政策……各地省人大代表为抗震救灾工作踊跃建言,震后两个月便提出建议66份。

  8月底,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的专题调研活动全面展开。

  受灾群众安置和生活、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及新校园的加固修复等情况,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第一调研小组在都江堰、彭州等市调研后提出建议:要把中央和省、市关于灾后重建工作的相关政策理解好、贯彻好,推动恢复重建工作更好开展;要充分利用对口援建的良好契机,抓大项目、抓好项目,在抓好抗震救灾的同时,抓好经济发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