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代表工作 >

以忠诚兑现承诺

时间:2008-11-21来源:未知
  

  他主动请缨由区机关调到条件艰苦的乡镇工作;为建设新农村样板,他两个多月没有休息过一天;为抗御百年大旱,他连续一个月没回家,与病危的岳父没见上最后一面;为抗御百年洪灾,他连夜从外地赶回,就没日没夜地投入战斗;他主持村务工作时,为做群众工作忙到深夜,被汽车撞飞20多米,整整昏迷了3天……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农民书记”的广安市人大代表、广安区大龙乡党委书记张大林。

  走进大龙乡新农村重点村,犹如走进了美丽的画图中:雪白的农房,宽阔的道路,整洁的院坝,大片的蔬菜,还有村民们那喜上眉梢的笑脸……这是张大林带领村民艰苦奋战,向组织和人民群众交出的一幅新农村建设的画卷。

  广安区2008年规划建设的21个新农村重点村,有8个在大龙乡。张大林明白,这既是组织的信任,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根据规划,大龙乡境内要修一条总长达17公里的新农村重点村公路。为及早建起这条富民大道,张大林进村入院,指导搞好土地调整、青苗补偿,并积极动员村民投工投劳。哪里有纠纷,哪里有质量问题,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处理,决不让工期受到耽误。

  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是关键。要发展产业,业主的示范带动作用尤其明显。然而,大龙乡的交通和农业基础设施与城市周边的乡镇相比差距较大,靠什么来引进业主带动农户发展致富产业?张大林曾试图组团外出招引业主,但挑剔的业主实地考察后,无一投资。“外地业主引不进来,就让本地人自己来干,咱干部来带头当业主。”在张大林的倡导下,今年初,该乡8个重点村的村干部纷纷当上了村里的“蔬菜业主”。果坝村3名村干部租地30亩建起蔬菜大棚,种起了黄瓜、南瓜、豇豆等蔬菜;大学生“村官”谭丽、白智英等4人,在黄坝村建起60亩蔬菜大棚……全乡共有30名村干部当起了“蔬菜业主”,总面积达1260亩。没有外来业主,张大林照样把新农村的产业搞得红红火火。

  群众说,在灾难面前,更能考验一位干部是不是真正为民。张大林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2007年7月初,广安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灾。位于渠江之滨的大龙乡受灾最为严重。然而,在特大洪灾面前,大龙乡却未出现一例人畜伤亡事件。这与张大林带领乡党委、政府及时制定的应急措施和严格要求有关。张大林宣布全乡党员干部凡抗洪抢险中离岗和不在状态的,将给予严厉的党纪政纪处分。由于纪律严明,全乡干部坚守岗位,奋战再抗灾一线。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这方土地养育了我,是父老乡亲教育了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乡亲们做点实事,让他们早日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大代表应该对这方土地、这方百姓的回报。”张大林以忠诚兑现着自己的承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