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对收两季的高粱很感兴趣,产量高、效益好、销路好,各村村民明年都要求继续种,所以明年我们镇要指导村民种3000亩再生高粱。” “我们这里更多,要种5000亩!” 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和护国镇两位镇长的对话,预示着高粱产业正在纳溪区壮大。激活这一产业的是一份关于“加大对红高粮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纳溪白酒生产”的建议。
“泸州要打造酒业白酒原产地品牌,纳溪区要建立酒业发展基地,酿制纯粮高品质的白酒,就应该大力发展高粱种植。川南的土壤、气候适宜高粱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为酒业提供高质量酿酒原料。”“仅纳溪区酒业发展就需要10万吨高粱以上,现在6000吨的产量远远不够。”在今年初的县人大会议上,陈如珍等几位来自农村的区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希望大力发展高粱产业。
区农业局局长李模远得知这一建议,在会上主动走访陈如珍等代表,虚心向代表请教发展高粱产业的思路和对策。“纳溪区有过种植高粱的辉煌历史,支撑过大大小小60多个酒厂。但现在要让农民重新种植,在粮食价格不高、农村劳力不足、种子原料涨价的情况下,不拿出点真格的办法来,恐怕难以办成。” 李模远的这一担心在“请教”中变得明朗: “引进最优质的再生高粱进行推广,免费提供种子,集中进行育苗,开展技术培训,免费集中治虫。”
人大会议结束后,县农业局一份关于激活高粱产业、促进白酒发展的实施意见呈报给区人民政府。紧接着,3000亩试种目标顺利分到10个镇,还有1万多亩传统的高粱种植业也被带动起来。秋收时节,60多岁的村民张大爷脸上写满惊喜:“我种了几十年高粱都没见过这么肯长的,能连收两季,一季比一季好,这两天大家收起高粱来高兴得连走路都带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