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代表工作 >

暖风吹拂乐农家

时间:2009-01-04来源:未知
  

  冬日暖阳,在新津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普兴镇袁山村、天宫村,一排排川西民居掩映在绿树中,村民生活舒适惬意。过去,这里是市级贫困村,村民年收入仅2000元。说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实惠,村民纷纷赞起了身边的人大代表。

  八顾“钉子户”

  “我还真得感谢薛代表,要不是他的帮助,我可能现在还拿不到产权证,更别说还有额外收入。”天宫村民游某讲道,今年3月开始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时,他听说房屋面积要确权,就在自家房屋旁搭了个偏房,想得到更多利益。但这样的违规建筑显然不能确权,每当工作人员上门测量时,他总是出难题,成了当地有名的“钉子户”。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件大事,人大代表在这个时候应该当好‘宣讲员’,于是,我就三天两头跑去找他聊天。”镇人大代表薛盛明说,第一次上门,游某根本听不进,但自己还是认真给他讲解了两个多小时的相关政策。以后,薛代表每隔几天上门,从改革的意义说到改革的好处,从产权制度的程序说到确权范围,前后上门八次,每次都是近两个小时的促膝交谈。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八次上门,游某终于答应拆除违章建筑。镇人大副主席刘敏说,在村里,像游某这样的村民还有10来户,熟悉政策、了解民情的人大代表主动上门去劝说、讲解政策,最后他们都自觉拆除了违章建筑。

  议事靠民主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新事物,新的问题总在不断出现:地界怎么确定?哪些属于确权范围?一户多套房子怎么确权?为此,镇人大代表在村民中广泛深入调查,在集中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各村成立了议事会和监事会。议事会讨论商定村里的大小事,监事会则监督公正公平性。两会成员全部由村民选出,镇人大代表都入选。

  宅基地的确权是村民关心的热点,有的村民房屋是祖上留下来的,大大超过政策规定的人平35平方米,怎么办?议事会召开后问题顺利解决:多余的宅基地交给村集体,集体产生的效益大家都能享受。由于工作做得细致,在3个月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没有出现一例上访事件。

  同奔富裕路

  在人大代表的积极配合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一个个难题得以破解。在袁山村,产权制度改革后的集体土地入股到袁山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獭兔和生猪养殖。叶玉忠等镇人大代表带头做好宣传、协调等工作,使合作社吸纳了近百名农户参与规模养殖。叶代表告诉我们,现在农户不用交纳任何费用,只需按照合作社制订的章程、标准和要求,负责管理好指定的养兔“车间”,当好“车间主任”,就可获得每年近万元的工资性收入,比过去高了很多。代表和群众共同努力,还修建了养殖场的沼气发电工程,实现生态循环,既解决了畜禽污染问题,还为周边种植基地提供无害化优质有机肥料,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现在大家是越来越有奔头了!”叶代表欣喜地说。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