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小城镇 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
——访全国人大代表易敏利
如何安置大批从沿海返乡农民工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易敏利建议,应把发展中小城镇作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关键着力点。
易敏利说,安置返乡农民工需要结合我国城市化需要来创新解决当前就业问题。借助国家拉动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发展中小城镇,增加中央政府对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投入,既是拉动内需的有效方式,又是解决当前就业难题、推动城市化进程,从而解决当前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环节。他建议在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资金中设立专项,用以推动内地特别是返乡农民工比较集中地区的中小城市及其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可以在短期内增加就业岗位,而且可以改善这些城市的居住环境和质量,落实全面发展。其次要增加中小城市及其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方面的建设投入。应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中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建设,为大学生和农民工到中小城市及其小城镇就业和生活解除社会保障方面的担忧。此外,还可以在中小城市及其城镇率先进行制度创新。只有进一步开放户籍管理,并在医疗卫生保障和教育条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才可能提高中小城市及其城镇居住的吸引力,使其真正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依托。(陈玉明 王攀)
新农村建设可扩大内需又帮助农民增收
——访全国人大代表杨翠芳
如何扩大内需,是如今出口锐减的中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接镇分水村党支部书记杨翠芳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扩大内需,同时又帮助农民增收。
“在农村扩大内需,就是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多修公路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增加产量,农民生产的东西也能卖得出去,让农民提高收入。农民有了钱,内需也就增加了。”杨翠芳说。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当了16年村支书的杨翠芳深有体会,也尝到了甜头。自从去年省级公路从分水村附近通过后,村里的人均收入比前年增长了一成多,是近年来的最大增幅。据她介绍,今年村里将开建一条2.5公里长水泥路,可以解决5个生产队的交通问题。而在以前,由于道路差,农民生产的水果运不出去,养的猪要赶好几公里才能装上车运走。此外,杨翠芳还认为,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还可以解决一些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任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