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代表工作 >

坚韧的“蒲草”——记成都市龙泉驿区人大代表邹光蓉

时间:2009-09-10 来源:人民权力报 作者:殷顺祥 罗英
  

  “今有蒲草韧如丝,扎根民心若磐石”——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街道蒲草村,区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邹光蓉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贴心人”。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邹光蓉圆脸短发,爽直利落,一脸灿然的笑容,清亮的眸子中透着乐观、坚韧。
  以民主聚民心
  2005年,邹光蓉当上了蒲草村党总支书记,第二年,又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她忘不了当选为人大代表时向选民的郑重承诺:“认真倾听选民心声,努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以公心换民心,以民主聚民心,我们首先认真探索村级民主治理。”邹光蓉举出一个个难忘之事。某学院落户蒲草村占用集体土地,蒲草村得到16万元青苗补偿款。村民们迫切想知道村干部如何使用这笔资金。得知这一情况后,邹光蓉主动请来区纪委、区检察院核查账目,结果一公布,消除了村民的疑惑。此后,更严格的财经管理制度建立起来,村里每一项开支必须经5名村民代表签字同意后,方能报销,所有财务收支每月定期公示公布。2008年9月,蒲草村在全区率先成立了村民议事监督委员会,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此,村干部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
  打造好“葡萄村”
  蒲草村有栽种葡萄的传统,但并未形成规模和品质优势。邹光蓉先后多次前往农科院所、农业部门,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培训新技术,推广新品种,聘请专家组建葡萄科技顾问团,教会村民熟练掌握葡萄的生产管理技术。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蒲草村优质葡萄种植迅速推开。在优质葡萄生产进入良性循环后,邹光蓉又把发展的目标放到进一步提高品质、打造绿色葡萄产品上。目前该村建立了葡萄安全生产追溯制度,前不久还获得国家农业部的绿色认证。蒲草村还成立了农业合作联合社,村民组织起来抱团闯市场。去年90%以上的葡萄实现了超市订单销售,亩均收入突破了8000元。如今,全村已建成优质葡萄种植基地6000余亩,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村!
  反映群众呼声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邹光蓉经常走访群众、接待来访,了解群众愿望和要求,认真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几年来,她在人大会议上提出了20多件建议,涉及民生问题10多件。这桩桩件件,都是生动的故事:
  大面镇在实施“农民安居工程”中拆迁量大,许多群众都来找邹光蓉,诉说自己的心里话:“拆迁后,我们能搬到龙泉城就好了!”邹光蓉连续几年为此提出建议。今年5月,搬迁地点公示了。全村有85户村民被安置到龙泉新的住宅小区,大家高兴地搬进了新房。
  几年前,蒲草村排洪渠中的污水直接排到了村民们的提灌区,影响400多户村民的生活用水。邹光蓉从2006年就开始为此提建议。最终,该问题得到解决,村民们不再为污水困扰……
  邹光蓉,这棵扎根在村民心中最坚韧的“蒲草”,为民尽心履职,无怨无悔。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