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作为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树立起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必须调整好自己的视角,引导群众用正确的视角看待问题和事物,切实把惠民举措落到实处。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拓宽眼界、调整视角、校正坐标,努力让信念之光照亮群众、让奋进之火燃旺群众、让使命之责引领群众,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建设之中。
拓宽眼界,让信念之光照亮群众。眼界开阔的人,必定是一个志存高远、信念坚定的人。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在接受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就会全面地认识、分析和处理发展道路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作为领导干部,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树立起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一是要坚定信念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能源和资源,实现环境友好,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创新和发展节材、节能、节水、节地、环境友好的高新技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使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保护。二是坚定信念实现社会公平。实现改革成果共享,必须做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要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使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坚定信念破解发展难题。发展对于四川全面振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巩固和发展我省在西部经济格局中的优势地位。要创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用“高地”建设引领四川未来发展,坚定群众对发展的信心。
调整视角,让奋进之火燃旺群众。作为领导干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时,必须调整好自己的视角,引导群众用正确的视角看待问题和事物,切实把惠民举措落到实处。一是要扩大就业渠道。解决群众生活难的问题,关键在于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环境,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二是要搞好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惠民之举,要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和城乡社会救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使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三是要促进教育发展。最大的惠民莫过于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完善助学机制保障、创新教育制度,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加强基础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成人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
校正坐标,让使命之责引领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决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创汇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支撑,抓好主导产业的整合,加强企业的联合重组,壮大企业规模;要坚持以繁荣市场、增加就业为目标,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规模和档次。二要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没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就没有和谐社会。各级在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和利益分配时,要通过围绕建设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城乡产业分工一体化,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产业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提高农村的建设水平。三要着力抓好基层党建。抓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造就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使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各级党委要以“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为奋斗目标,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大力改进学风和文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反对奢侈浪费,自觉地坚持求真务实精神,自觉地坚持服务人民的宗旨,自觉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发扬“爬坡”精神,真正把“以人为本”的惠民举措落到实处,努力推动四川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