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人大代表的经历,尤其是五年全国人大代表的经历,让我对人大工作有了很多的了解。我认为,人大监督要真正发挥作用,增强刚性,其日常工作须讲“四性”,即计划性、规范性、兼容性和探索性。
计划性。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大工作讲计划性,是常委会的执政能力、驾驭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具体表现。两年来,我所在的马鞍山市金家庄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行了“四级计划制”,即:制定常委会工作计划,不仅具体到每月、每季和每次常委会,而且将周计划细化到每一天;制定街道人大工委、乡人大工作计划,以计划为载体,为街道人大工委和乡人大工作注入活力;制定代表小组工作计划,为常委会开展代表工作提供抓手;制定代表个人履职计划,主要是针对代表非专职化和人数众多的特点,充分调动代表的履职积极性,激活代表的责任意识。为此,我区常委会还印发了代表小组活动记录本,将时间、内容、具体人员一一列出。还建立出勤登记制度、代表档案制度和通报制度,对不出勤的代表予以约束。
事实证明,各小组活跃了,代表工作就展开了,整体工作就有了活力。两年来,我区3个街道人大工委与1个乡人大制定了工作计划,11个代表小组和139名代表均制定了工作计划。2008年新一届市人大代表产生后,我们又跟进推行计划制,53名市人大代表均制定了履职计划。
规范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大工作程序性强,各项环节的工作是否规范事关重大。为此,我们注重抓好制度建设,要求“没有制度应制定制度,有了制度要认真落实制度”,比如坚持人代会对审议的“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实行票决制,让全体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对报告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志。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常委会决议、建议或意见的督办力度,不断加强常委会机关人员走访代表,以及代表走访选民,多方搜集意见建议,以进一步提高议案、建议的办理质量。
据统计,去年以来,我区人大常委会扩大了接访面,截至目前已有24名市代表接访了22批50名群众,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共52个,这些问题大多涉及民生问题,提交常委会建议7份。另外,根据计划,本届常委会需在五年内对139名代表走访两遍。目前常委会5位副主任分两组走访了87名代表,共收集意见和建议69条,正在逐一办理。
兼容性。众所周知,人大是立法监督机关,监督可分为柔性监督和刚性监督。刚性监督又分一般刚性监督(包括表决、随机视察、约见同级领导、测评、询问等)和特殊刚性监督(包括质询、罢免、特别调查等)。现行法律对柔性监督的程序规定得较为明确,而对刚性监督规定得不够明确,尤其对特殊刚性监督的程序规定不明确,缺乏操作性。从工作角度来看,人大监督当刚柔相济。但是,目前我国各级人大对行使刚性监督权力还存有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的问题,远没有形成法定制度和工作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监督权。
针对这种情况,我区人大重点抓了几件事:一是开展延伸审计和离任审计监督工作,效果甚好。二是闭会期间组织代表视察和约见领导,及时反映群众呼声最为强烈、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三是将定点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2007年开展的一项执法检查活动中,我们采取了这种方式,查找出了许多问题和不足,要求有关部门限期整改,并以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整改报告的形式加以约束,过硬的监督引起较大反响。
探索性。人大监督有其自身规律,寻找好监督点和探索出人大监督的规律,既是法定要求,又是常委会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为此,我们把重点放在了探索常委会自身建设问题,针对全国各级人大常委会内设机构不规范、不统一,街道人大工委缺少人手等问题开展调研,并提出相应建议:如明确、统一全国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办事机构及人员编制,明确规定街道人大工委设专职工委主任1名和秘书1名,县区人大常委会设立秘书长,便于协调各专职委员开展工作。此外,针对现行法律空白,我们组织了一些课题进行研究,如探索乡镇人大主席团建设问题,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实务研讨等,为提高人大工作的成效积极地探索和努力。
(作者系安徽省马鞍山市金家庄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