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是川渝经济合作区三个首批试点县之一。近年来,该县抢抓川渝合作机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各类企业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共有中小企业850余家,其中生产加工企业就有324家,包括水泥、化工、建材、机械等工业企业和糕点、大米、瓶(桶)装饮用水、菜籽油、酒等食品企业及小作坊。
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群众关注的热点。为进一步规范产品质量行政执法行为,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提高全县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近日,邻水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情况报告。会上,常委会委员们在发言时直面问题:全县多数小企业、小作坊生产设备简陋,缺乏检测设备。如白酒、菜籽油等小作坊主要是以代农加工为主,无一家取得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令人担忧;名牌产品较少,核心竞争力不强,不能充分发挥品牌效应;部分企业忽视安全工作,存在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自制特种设备的现象,安全隐患比较严重。针对存在的问题,委员们对进一步抓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意识,全面提升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和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是进一步开展打假治劣专项活动,切实维护合法生产者、经营者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切实解决全县创优、创牌后劲乏力问题;四是进一步加大整合整治力度。鼓励小作坊、小企业联合做大做强,改进生产环境条件。引导和帮助部分具备一定条件的小作坊改造条件,完善管理,申办QS标志。对食品企业及小作坊进行再梳理、再整治、再规范,坚决取缔那些不具备生产条件又不愿意整改的小作坊;五是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把转变工作作风和部门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机关干部要深入企业一线进行指导和服务,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改进产品结构,增加经济效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