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切实加强对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不断创新机制,增强普法实效,从强化人大监督的权威性、普法依法治理的长效化入手,与县司法部门一道探索创立了“四员”(巡视员、协管员、指导员、协理员)法治建设新机制,有效推动了“法治宣汉”建设的深入开展。 每局一名巡视员 推进机关依法治政。“这些天,我都要来几次,检查督促11月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习筹备工作。”10月8日上午,正在该县体育局检查督导的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谢光荣“巡视员”对笔者说。2012年3月,宣汉县实施以“每月一法、每局一员、每年一评”为内容的“111”机关法治工程,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构建由党委领导、人大监督、“一府两院”具体负责实施、普法部门指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关普法依法治理新格局。具体模式是由县人大常委会向参加活动的部门(单位)选派一名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或人大代表作为“巡视员”,“一对一”发挥监督职能,负责对各部门“每月一法”学习宣传总体情况和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通过“巡视员”经常性地对工作进行巡视检查,提出建议或进行质询,发现问题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使人大的法律监督具体到随时随地,推进了机关的依法治政。活动开展以来,已对19个部门的24部专项法律法规进行了全面宣传,累计发放专项法律法规书籍2万余册。每校一名法治协管员 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去年,针对校园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状况,县人大常委会在调研中了解到,家长迫切要求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施教。 每校一名协管员,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县人大建议县政府在全县每所学校确定一名法治协管员,围绕校园的涉法问题和依法治校工作全方位、无缝隙、零距离地开展工作。具体模式为由县普法办联合教育部门按照任职条件在每所学校内部选聘一名法治建设的专职人员,协助学校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安全保卫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237名,为学生上法制课2300多节次;组织现身说法报告会18场次,9万多名学生接受了警示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每企一名指导员,推进企业依法治企。“自从厂里有了法律指导员,我少操了不少心。”今年9月29日,宣汉县日月明有限公司经理钟红英高兴地说。今年,根据企业和个体工商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该县人大常委会建议由司法行政部门立足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职能,实施在每个企业派驻一名法律指导员的创新做法,通过主动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等形式,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形成了普法联络员、法律指导员和法律菜单的“两员一单”普法模式,以普法联络员为纽带、以法律指导员为着力点、以“订单普法”为主导方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有效促进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法律素质的提高,推动了企业和个体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分期分批对500余名厂长、经理等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13次法律法规培训。 每村(居)一名协理员,推进基层民主法治。“村里涉法的事找他准没错,办事上心着呢,最后一定会给你个满意的说法。”该县天台乡董坪村村民张现国向陷入土地纠纷的村民胡德奎介绍说。张现国说的“他”就是由乡司法所和村里共同选聘的司法协理员肖前楷。今年2月,宣汉县围绕筑农村法治建设长效机制,延伸司法行政体系和司法行政职能在基层村(居)的有效落实,探索实施了在村(居)设立司法行政协理员的创新做法。村(居)司法行政协理员日常承担的工作职责实际上是将日常的司法行政工作细化到村(居),延伸到田间地头,确保了各项司法行政工作措施真正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宣汉县497个村(居)共设立协理员508名,开展普法活动4000余次,举办法律培训2800余期,培养法律大专学历村干部464名,培养法律明白人23.7万人,95%以上的群众及时接受了法制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