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特大地震过去快三年了,作为“5.12”地震重灾区的青川县,在基本完成了灾后重建任务后,未来的发展如何定位,发展思路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刚刚上任一个多月的广元市委常委、青川县委书记向此德。 这位刚上任的四川省优秀县委书记,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跑遍了青川县的36个乡镇和部分村,他已谙熟青川县情,对青川未来的发展更是深谋远虑、成竹在胸。在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向此德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青川未来发展的思路定位是:以人为本,生态兴县,艰苦奋斗,富民强县”。 向此德认真分析了青川的比较优势和劣势。他说:青川有三大比较优势。一是生态资源丰富。青川的最大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出路也在生态。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9.8%,商品林面积达210万亩,生态设施配套完善。二是旅游景点独具特色,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青川拥有AAAA级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资源丰富,必须做好旅游发展这篇文章。三是青川人民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个地方发展,关键是要有一种精神。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提炼出的“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两幅标语精神要继续弘扬,推进青川灾后重建和产业振兴。当然青川也有比较劣势。一是工业化水平太低,二是城镇化率不高;三是农产品商品化率低、农民增收困难。去年,青川农民人均纯收入才3800元。 向此德说:之所以把青川未来的发展思路定位为:以人为本,生态兴县,艰苦奋斗,富民强县。以人为本是出发点和着力点,就是要从青川发展基础较差、产业培育艰难、城乡居民还不富裕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地思考工作、谋划工作和推进工作。在思考和谋划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老百姓的接受能力和承受能力,要处处为群众着想,要时时刻刻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生态兴县是发展的路径,主要是基于青川比较优势而言的,就是要发展生态产业富民、改善生态基础惠民、打造生态环境安民。艰苦奋斗是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苦干实干的作风,推进青川加快发展。越是发展滞后地区加快发展,越是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做到党的恩情永不忘、对口援建记心上、艰苦奋斗不能丢、回报社会永不休。富民强县是目的,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 关于青川未来发展目标,向此德说:通过3至5年努力,把青川建成生态产品基地县、生态旅游强县、生态文明示范县。 建成生态产品基地县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工业强县之路。一个地方不发展工业,县域经济就得不到较快发展,工业不强,县域经济就不强。青川发展工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态化、低碳化工业发展道路。推进工业发展,必须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突出项目、打造园区、创新机制、优化环境。 ——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农业强县战略。农业在青川有很大的发展优势,尤其是林业优势最大。建设生态农业强县,主要是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抓好示范带动、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二是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争取通过3至5年时间,培育出几个上亿元尤其是5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带动老百姓长期增收致富。三是要抓好示范带动。县上要集中精力打造2至3个富民项目示范点,把产业、设施、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项目都结合起来。要抓好全域示范。要真正改变青川贫困面貌,就是要大力发展全域性经济、普惠项目。当前,要瞄准大城市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美化、人居环境打造等需求,在全县大力实施“银杏富民”工程,通过两年多努力,把青川建成风景林产业示范县,打造成“中国银杏之乡”;四是要促进农民增收。 ——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是生态产品的聚集地。推进青川的城镇化,主要措施是美化县城、完善功能、开发竹园、活乡强镇。一是要美化县城。现在县城规划了424公顷,减去不可利用的还有245公顷,下一步可利用的土地基本没有了。坚决不允许在城市规划区内违法乱搭乱建。下一步主要是城市美化。就是要把县城打造成AAAA级旅游城市。二是要完善功能。在已有规划和建筑风格的情况下,让城市有文化、有血液,就是按“清水长流”的理念来谋划。现在城市虽然建好了,但还没有儿童游乐园、没有一个中心广场,没有一个4星级宾馆,没有一条商业街,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建设旅游城市的需要,进一步谋划好县城建设。三是要开发竹园。四是要活乡强镇。尽快出台农民向集镇转移的优惠政策。 建成生态旅游强县 旅游产业是青川未来的支柱产业。一是要按照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坚定不移地打造好唐家河、县城、白龙湖、东河口、地震博物馆以及荞鱼洞等精品景点,吸引八方客人。二是要谋划好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建设。三是要抓好旅游策划、推介、营销和旅游服务等工作。 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县 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建设廉洁型政府。二是要繁荣文化。三是要持续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四是要建设诚信社会。要努力营造“政府带头讲诚信、企业自觉讲诚信、社会人人讲诚信”的氛围,建成诚信社会。关于发展措施,向此德说: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概括起来就是:产业支撑、基础先行、改革创新、改善民生、党建保证。 坚持产业支撑 一个地方要发展,关键是要培育产业。这是我们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和产业振兴计划的具体体现,全方位谋划好项目工作,完善招商引资办法,集中精力抓发展。 坚持基础先行,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广甘高速、青川到平武高速公路建设,凡涉及到拆迁拆除的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要切实抓好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建设,争取在3年内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目标;要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问题。重点旅游景区(点)道路必须高标准建设,县城至竹园道路要上档升级。 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是破除现有弊端、完善现有制度和改变现有利益的关键。 坚持改善民生。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群众,除落实好中央、省、市规定的各项民生工程外,青川还要抓好老百姓最关心、最急切、最盼望的民生项目。目前,青川已落实和完善贫困户救助、白血病患者救助、基层干部因病返贫救助、司法救助制度、贫困党员救助和80岁以上老党员定补、火灾事故救助制度这六类救助制度并每年列出十项民生工程,让全县人民监督实施。政府承诺每年为老百姓办十件实事,并让老百姓监督落实。这十件实事既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也是推进发展最重要的事项。 坚持党建保证。以县、乡换届和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第一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 在提到选拔干部时,向此德着重提出了四个“坚决不用”,即“坚决不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人,坚决不用干不好工作的人,坚决不用群众不公认的人,坚决不用作风不正和不廉洁的人。要构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干部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工作勤奋、真心为民、廉洁从政的干部队伍。”他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采访结束时,记者对向此德书记的执政理念、创新思维、民生意识和独特的文化视角深表敬佩,更赞叹他对青川未来发展的高屋建瓴和远见卓识。我们坚信,青川25万人民在以向此德书记为首的青川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的带领下,按照“以人为本,生态兴县,艰苦奋斗,富民强县”的总体思路,高位求进,加快发展,青川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