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陆军预备役步兵团绵竹灾区抗震救灾纪实 从5月13日凌晨奔赴灾区至今,四川雅安陆军预备役步兵团1145名官兵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在废墟上书写了人民子弟兵的无畏与忠诚,升华着军人的责任与使命。 雷霆出击, 废墟中刨出76条生命 5月12日晚,雨城雅安。受强烈地震影响,通讯瘫痪。一道抗震救灾紧急命令在雨夜靠口信,迅速传递给分散在城区、山乡的预团官兵们。 13日凌晨1时,700余名家中因震受损的官兵到了,30余名亲属住院无人照顾的官兵到了,8名家属临产的官兵到了……军人的天职让来自75个乡镇、68个市县区机关的1145名官兵在3小时内就集结完毕。 61台车辆如一条长龙冲破雨幕,直指绵竹。 步兵一营火速赶到救援点汉旺镇武都教育中心,这里有百余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下。 “叔叔,救救我!”雨滴从四年级学生陈怡满是泥灰的脸上往下掉,10岁的她已在废墟下过了一夜。“就是用手刨也要把她救出来!”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徒手清理压在孩子身上的水泥碎块和钢筋预制板。头上不断有瓦砾掉落,很多战士的双手磨破了。雨水、泪水、血水交织在一起。下午3时,孩子终于从瓦砾堆中露出来,连长曾向东一把抱起孩子就向医生跑去。 在“黄金救援72小时”里,官兵们共刨出幸存者76人,转移伤员961人,挖出遇难者遗体585具。 危难之时, 用血肉之躯保护群众生命 绵竹市天池乡离县城30多公里,地震中有4个村约2000余名居民受困。通往当地唯一一条公路被地震和泥石流破坏,灾后第3天情况依然不明。 5月15日下午3时,雅安预团奉命组织一支140人的突击队挺进天池乡,负责查明灾情,全力展开救援。矿泉水、饼干、馒头、帐篷、药品,还有铁锹和镐头,每个官兵背上几十公斤重的背囊,在团政委范后雄率领下朝生命“孤岛”进发。 由于天池乡境内的堰塞湖水位不断上涨,随时有溃坝的可能。16日上午11时,范后雄向指挥部汇报请示后,立即组织受灾群众向峡谷外撤离。群众陆续从天池和清平方向聚拢来,队伍蜿蜒数百米。 11时50分,余震不期而至。“当心,飞石!”喊声未停,雨点般的飞石从山上倾泻而下。一位拉着小女孩的老人被大石击倒,团政委范后雄飞身上前,将女孩揽入怀中,小女孩安然无恙,范后雄却被砸成重伤。 14日凌晨,预团通信连代理连长张文茂奉命带领30名官兵挺进绵竹市老熊沟救人。在运送伤员代志明和10余名幸存者回撤途中,一块高约3米的巨石挡住了下山之路。“共产党员跟我上!”张文茂说完,第一个蹲到巨石下,很快,12名共产党员在巨石两边搭起了“人梯”,伤员和受困群众含泪踩着过去了。在这段六七公里的下山路上,官兵们先后搭了7次“人梯”。(邢珊瑚 田野 张扬 记者罗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