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成都的哥 平凡人的大风范
时间:2009-05-12 来源:四川省政府网
  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率记者孙静的一位朋友说:“孙静,我站在羊西线上,看着一辆辆闪着应急灯,排着整齐队列的出租汽车往都江堰方向救人的时候,我哭了。”成都市乘风出租汽车公司司机赖盛秀说:“那种场面永生难忘。”
  没有人组织、没有人动员,成都出租车司机们的行为,源自电台一条“都江堰运力缺乏,急需汽车运送伤病员”的信息。一辆,一辆,又一辆……越来越多的出租车,闪着顶灯和应急灯,源源不断地驶上了成灌高速。有网友在论坛上说:“那闪烁的灯光像一条彩虹”。当时在成灌高速公路上疾驰的出租车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有人说是几百辆,而更多的人坚持认为,起码有上千辆。
  一年后2009年5月的一个下午,坐在有空调的速腾出租车里,司机陈兴文眼睛紧紧盯着一位外地乘客。“请加一块钱的燃油附加费”,看着一脸不愉快的乘客,陈兴文指了指贴在副驾驶前的燃油费说明,坚决地要了这一元钱。这让人很难想象,一年多前的那个让人惊慌失措的晚上和之后的10多天日子里,就是像他一样的成都的哥的姐们,义无反顾地奔忙在拯救生命和运送物资的道路上。
  “兄弟伙”都江堰转了一夜
  5·12地震时,35岁的陈兴文,从床上被惊醒。慌乱之后,很快就从同是司机的老婆手里接过了方向盘。晚上8点从成都出发那一刻,陈兴文和“私密”电台上联系的几个“兄弟伙”并不知道,成灌高速路上,已经行驶着一支庞大的出租车队伍。
  那晚的都江堰,混乱,漆黑,车辆拥挤,很多人手足无措。本想去拉伤员回成都,但是救护车很多,陈兴文不知道能干什么,只好开着车在城区可以通行的地方四处穿梭,招手即停。大人,小孩,干净的,脏的东西,统统上车,往返成都和都江堰,一趟又一趟。直到凌晨6点,才从已经无人可拉的大街小巷抽身而出。返回成都的家时,早已饿得前胸贴着后背。
  其后的十多天,他又先后前往彭州、青川等极重灾区运送物资,并因此推迟了自己做胆结石手术的时间。
  地震改变不听话的“80后”
  在赖伟留在公司的档案上,第一页,就是他的“检讨书”。地震之前,赖伟,这个成都经典出租车公司经常不听指挥的80后,曾令单位领导十分头痛。地震当天晚上11点左右,赖伟驱车向都江堰方向开去,出发的时候,并没有人想到,这条几十公里的成灌高速路,从此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赖伟去羊犀立交附近加气站加气,现场排着长队,意外的是现场执勤的交警示意让赖伟先加气。上了高速公路,眼前的景象让他热血上涌:数不清的成都出租车闪着应急灯,和闪着应急灯的救护车、警车汇成一条闪光的车河。前面的120救护车开得很快,赖伟心里一急,猛踩油门跟着飞奔,“起码时速在130公里以上。”那天晚上奇特的事情还有很多,那么多超速的车,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用赖伟的话说,大家都付出了百分之二百的精力。
  泼辣的川妹子的姐赖盛秀
  见到赖盛秀时,打扮时髦的她,正在公司的办公室里大声朗读着自己写的“红标行动”解说词。这个由成都市红十字会发起的公益活动,赖盛秀是最积极的响应者之一。这个成都乘风出租车公司的的姐说话爽朗直接,行事干脆果断,拥有典型的“川妹子”性格。知道她的故事前,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十分泼辣的人,从一年之前的那个下午开始,一口气做了那么多感人的事,用柔情滋润着灾区群众的心。
  甩下丈夫公公拉孕妇
  与陈兴文和赖伟不同,赖盛秀在地震当天去都江堰的目的,本是打算和老公一起去看看独自生活在那里的公公。地震当晚的都江堰,淋漓在大雨中的悲惨场景,让赖盛秀触目惊心。高速路口“我出××元,带我回成都嘛”的喊声此起彼伏。“不要你们钱,免费带你们回成都!”赖盛秀先把年轻孕妇扶进车内,又让三个学生坐进了后座。一脸茫然的老公不停追问父亲的下落,赖盛秀忙着安排乘客,无暇顾及。车发动了,赖盛秀摇下车窗告诉老公:“你去找爸爸,他们太可怜了,我先把他们载回去!”老公愣了愣,点了点头:“好嘛,你想咋个就咋个。”
  老公是个脾气很好的人,嘴里虽然这样说,脸上却挂着苦笑:他知道,依老婆的脾气,她想干什么,谁也阻止不了。倒车镜里,老公站在雨幕中,身影越来越远。赖盛秀有些内疚,但听着孕妇长舒了一口气,心里轻松许多。
  最多时留宿20多人
  赖盛秀家的房子很小,90平方米的房子,勉强搭成了三室一厅的格局。但地震后的几天时间里,她家的“客人”却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住了20多人。”他们都是坐赖盛秀的出租车来到成都又无处可去的人。
  最让她高兴的是,原本一直心中有气的公公也开始理解起她来。电视和报纸上大量感人的报道,让这位老人对儿媳妇当时的“无情”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不仅原谅了她,还开始帮着她处理家务,甚至亲自出去买菜。(记者 陈炜 付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