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热在三伏”,身体抵抗力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下容易中暑。桂林市中医医院营养科主任荣军指出,中暑后,除了要根据症状积极处理,饮食上也不可马虎。
中暑后需要补足身体流失的水分,但大量饮用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每次喝水最好不超过300毫升,以喝白开水或淡盐水为佳,不要喝冰镇饮料,以免加重症状。
中暑后,人的消化功能变差,可适当吃点易消化的粥类食物。新鲜清淡的瓜果蔬菜也有益于缓解中暑症状。香蕉、黄瓜、苦瓜等食物多有清热凉血的作用,能够祛除暑湿,还有助于补充人体因中暑大量流汗而缺失的钾元素。
西瓜、绿豆汤等常见的解暑食物都是偏凉性的,不宜多吃。中暑的人多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佳,所以生冷的瓜果不可多吃,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
同样不宜多吃的,还有各种油腻的食物。夏季的饮食本来就应该以清淡为主,中暑后吃得太油腻,会加重胃肠负担,引发消化不良。此外,如果体内的血液大量参与到胃肠的消化工作中,大脑供血不足、头晕、头痛、困倦的症状就会随之出现。
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宜吃。中暑的人,一般会出现阴液不足的情况。吃辛辣食物会伤津耗液,使身体更加缺水,加重症状。类似的,一些温热助阳的食物,如狗肉、羊肉、牛肉等也最好少吃或不吃。
有的人认为,经过中暑这么一折腾,身体内的营养流失不少,应当赶快补一补。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中暑后虽然身体虚弱,但过早进补会使暑热不易消退,甚至会再次引发中暑,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