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时间:2009-06-25 来源:四川人大网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是西南地区临床中医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服务水平最高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国家临床试验机构。
  医院始建于1957年,现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有标准手术室1210平方米,开放手术室9间,开放病床782张,医院现有临床科室30个,医技科室7个,其中中医专科22个,中医专病46个,并设有名医堂。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中医妇科学)、2个全国医疗中心(中医眼病、中医急症),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急症、感染病),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眼科、中医肾病科、中医妇科、中医耳鼻喉科、推拿科)和1个重点专病(中风病),6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医眼科、中医妇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骨科、中西医结合临床),5个省级重大疾病控治中心(糖尿病、中风病、眼病、妇科疾病、肝病)和1个省级治未病中心,4个省级重点专科(肛肠科、针灸科、呼吸科、肝病科)。医院现有中药饮片560种,中成药380余种,院内制剂有22种剂型,近200个特色品种。
  医院现有医疗设备总值1.5亿元,有全身CT、彩色多普勒、CCU、ICU、TTM、全自动X线机、眼用激光治疗机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近400台件。
  医院目前在编职工人数1083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7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54人,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1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中药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级名中医(师承导师)6人,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1人,国家新药评审专家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3人,四川省名中医28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1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卫生人才1人,四川省首届中青年优秀中医师3人,造就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实力强大的医教研人才队伍。
  医院是国家发改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重点研究(糖尿病)基地建设单位,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三级科研实验室2个、二级科研实验室3个,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3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普基地1个,近年来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攻关、支撑、863、行业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86项,90余项成果获省、市以上科研成果奖,其中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新药证书9个。
  医院作为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是学校最大的学院,现有15个教研室、1个模拟医院、1个图书馆。开办了全国第一批中医学本科专业,1978年招收全国第一届中医学(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全国第一批中医硕士学位授权点,培养了全国第一个中医妇科学博士和中医医五官科学博士。现有硕士学位授位点8个,博士学位授位点8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中医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为四川省特色专业。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62名、硕士研究生635名、七年制和本科生1428名,同时医院还附设一所省级中医中专学校。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加深扩大,医院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对外教育方面,先后为2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800多人次的中医药、针灸、推拿人员。近年来常年在医院短期学习的境外学生保持在200人左右,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新加坡、韩国、葡萄牙、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访者4000余人次。作为四川省中医药对外交流的重要基地,医院在推动四川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医院的国际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