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7日晚8:00,眉山市仁寿县曹加镇梨树村村委广场的路灯准时亮起,音乐准时响起,坝坝舞准时跳起……
“袁孃孃,搞快点,路灯亮咯!坝坝舞开始喽!”与此同时,眉山市洪雅县中山镇前锋村正在厨房忙活的袁孃孃听见邻居呼喊,麻利地解下围裙,拿起跳舞的扇子急忙往猫儿墩茶市广场赶。
中山镇镇长郑巍介绍,“猫儿墩茶市广场地处前锋村、桂花社区和金花村5000亩茶场的中心,过去没有广场、没有路灯,茶农就以路为市,晚上黑漆漆的,买茶卖茶都是摸黑进行,热天还经常毒蛇出没,很不安全。去年底,广场建起来了,路灯也安装了,安全多了,清明前后采茶高峰期,来自峨眉、岷山等地的茶商络绎不绝,鲜叶交易一直要持续到晚上9点左右。”
村民曾建清说:“前锋村过去没得啥子娱乐的,村民天黑了就聚在一起打牌,坐得腰酸背痛,输了还睡不着觉。自从安装了路灯,大家都来锻炼身体了,再不去打牌了!”
一盏盏小路灯不只点亮了农村夜空、促进了农村夜间安全,还活跃了农村夜间经济,深度改变了农村夜间生活方式、群众生活习惯,有力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
农村安装路灯,首先要得益于眉山正在全覆盖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
眉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晓丽介绍,“从2019年起,眉山率先在全省全覆盖实施票决制,连续三年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征集项目,很多人大代表都反映农村群众对安装路灯的愿望极为强烈,因此市人大常委会研究提出了点亮乡村工程,主要内容就是在农村相对聚居的地方安装路灯。”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票决制的本质是:通过人大代表征集和投票来决定政府民生投哪里、投多少、怎么投”,眉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十庆介绍,“眉山在票决制实施中,票决候选项目优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且十分关切的关键小事,群众急盼安装路灯,我们市、区县两级就连续三年将农村夜间亮化项目纳入人代会票决,直接回应群众所想所急所盼。”
市人大代表、洪雅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陈静介绍,地处边远山区的汉王乡小学,有几十个孩子因家离学校太远,只能住校。过去学校没有路灯,晚上漆黑,学生都不敢随意出门。为此,她们督促优先在汉王乡小学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同时,主动与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局一起研究,加快推进农村学校路灯安装,以满足师生和家长安全需求。
票决制不能盲目下任务,还要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刘十庆说:“群众迫切希望安装路灯的地方很多,需要庞大的资金量,政府财力一时难以承担,必须分轻重缓急,逐步解决,我们计划用五年时间推动全市510个村全覆盖安装路灯。”
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计划,细化年度任务,分步实施。以洪雅为例:县人大常委会牵头在全县开展为期2个月的深度调研,组织对具备安装路灯条件的村庄进行普查、对路灯生产厂家和经销企业进行考察,提出了农村安装太阳能路灯的质量标准、原则范围、参数组合和全县农村太阳能路灯每年2000盏、5年全覆盖的安装计划,并及时向县委报告,县财政落实了路灯安装专项资金,决定2020年安排80万元、从2021年起财政连续4年每年预算100万元用于农村路灯安装。
据了解,因为群众呼声强烈、反响很好,各地均采取各种方式筹集资金,力所能及回应群众期盼,所以实际完成数量远远超过了票决决定数量。仁寿县2020年计划安装600盏、实际安装2020盏;洪雅县2020年计划安装300盏、实际安装2187盏,今年计划安装800盏、已经安装了1020盏、年底将完成4000盏。
路灯项目通过人大代表票决决定以后,关键在落地。眉山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副主任廖安林介绍,“为监督推进农村夜间照明工程加快推进,市人大常委会将其纳入监督计划、制定监督推进方案,成立了6个监督小组分别负责6个区县的监督工作,每个监督小组建立一个工作微信群,每半月开展一次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在微信群反馈,推动有关单位及时研究解决。今年1-5月,6个监督小组共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30余个,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力助推了项目建设。”
通过三年持续努力,眉山全市通过人大代表票决,已累计安装路灯26000余盏,覆盖418个村,60余万群众直接受益。
洪雅县东岳镇团结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兴说:“过去晚上出门黑灯瞎火,就千盼万盼能像城镇一样安装路灯,现在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晚上串串门、散散步、跳跳舞,路灯点亮了咱们的幸福生活!”
仁寿县虞丞乡景贤九年制学校校长王建飞说:“人大票决实施的点亮乡村工程,解了很多山区学校师生燃眉之急,是非常暖心的大实事、大好事!”
东岳镇人大主席张培全认为,票决制实现了民生项目来自民间、内容聚焦民生、决定发扬民主、推进集中民智、结果赢得民心,整个过程充分反映“民意”,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票决实施的点亮乡村工程,既让有限的财力发挥出了更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也让人大工作饱含民生温度,更有质感。小路灯、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