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上旬以来,达川区气温较往年明显偏高、高温天气时间较长、降水量明显偏少、高温干旱强度偏大……”近日,达州市达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叶祥金在常委会主任会议上说,“由于高温干旱,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区委就全区抗旱防灾工作已作了安排部署,我们人大系统一定要秉承‘党委有部署、人大就有行动’的工作理念,积极行动起来,为全区抗旱防灾工作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助力送水保‘饮’、抗旱保‘收’、助企保‘产’。”
人畜饮水“渴”
送水解“渴”保“饮”
“我们要充分发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分布广泛的优势,对各村(社区)人畜饮水情况进行摸底,对有人畜饮水困难的群众要落实村(社区)的人大代表专人对接负责,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叶祥金对全区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抗旱救灾工作提出了要求。
叶祥金(右四)在达川区三里坪街道高岩村实地查看当地居民饮用水源情况。
达川区渡市镇的区人大代表蒋来得知该镇水口村有群众缺水的情况后,立即组织该镇的人大代表骑着摩托趁着“凉”夜给水口村的缺水群众送去了“及时水”,解了居民饮水之“渴”。该镇白腊坪村的镇人大代表潘永川步行十几公里,沿途查看了本村群众用水管道,并及时修复了有问题的管道两处,还与当地供电所联合,为本村饮水困难的25户群众送去了桶装饮用水100桶。
达川区罐子镇的区人大代表郑运刚、王滑翔分别带领人大代表到该镇各村(社区)了解人畜饮水情况,组织送水车辆10台次,为饮水困难的群众累计送水80余吨。
庄稼生长“渴”
抗旱解“渴”保“收”
“眼看大春粮食作物丰收在望,而持续的高温干旱有可能让即将到手的粮食减产。区人大农业农村委和常委会农工委的同志要组织好人大代表中的农业专家和水利专家,到受旱重点乡镇予以技术指导。”叶祥金主任在常委会主任会上提出了明确要求。
看到地里庄稼的叶片打卷,正顶着烈日查看各地农作物旱情的市人大代表王明心急如焚,“这样干下去,咋得了哟!”他对随行的农技人员说,“要发挥好农机提灌和小型抽水机的作用,协调沙滩河水库和明月江水库放水,科学利用塘、堰、河溪的水源灌溉保苗,有条件的果园要覆盖保墒,菜园要遮阴降温……”王明走到一处就会根据当地旱情指导农作物的抗旱工作。
王明(左二)在达川区桥湾镇永睦村了解水稻旱情,提前浇水施促芽肥以利后期再生稻生长。
达川区堡子镇的区人大代表徐志杰组织人大代表到各村(社区)实地走访,对该镇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及村(居)民饮用水建设进行了调研,并就现阶段的抗旱保收提出了具体建议。
涉农企业“渴”
助企解“渴”保“产”
“高温干旱天气有可能让农产品产量受到影响,农产品的加工企业盼着有‘米’下锅。常委会各位副主任要根据区委的统一安排,对联系的企业要及时了解,对涉农企业要重点关心,各委室要按照常委会划定的联系乡镇,对所在乡镇的涉农企业重点联系,了解其困难,帮助企业纾困。”叶祥金对区人大专委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作出了工作安排。
在今年七、八月期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别多次到联系乡镇(街道)督导抗旱工作,从抗旱的组织领导、人员安排、机制建立、抗旱预案、物资保障等诸多方面予以了指导,多次到联系的涉农企业了解农产品原材料供应情况,多方想法保证其有“料”可用,力争涉农企业不减产。
区人大各专委会和常委会各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分别到联系的各乡镇(街道),实地了解了干旱对当地农作物的影响,对当地涉农企业因“旱”而出现的困难予以了安抚,并邀请农业和畜牧专家进行了抗旱指导,提出抗旱建议。
据了解,达州市达川区人大系统在全区抗旱救灾中,紧扣区委要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分布广泛、基层一线人员众多的优势,全方位聚力聚智、多角度探析探究、多层次解难解“渴”,全区已有1200余名人大代表参与了此次抗旱救灾工作,全区秋粮丰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