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人大:“多元共治”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时间 2023-06-25 来源 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人大
[ 字号大小:]

  为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乡镇整体管理水平,今年以来,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人大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推动形成“多元共治”的新面貌,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下好“—盘棋”,构建立体多面治理体系。在前移治理端口,组建镇村组“1+16+N”治理体系,镇人大代表联合16个村(社区)、193个村(居)民小组为“枣园大管家”成员,依托便民服务中心、人大代表专题小组等载体平台,分层设立17个基层治理服务(站)点,全面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创建智联平台,搭建“枣点办·镇域网络综合治理调度平台”,通过实时监控、信息收集、数据分析、事件流转、研判预警等方式,高效协助处理镇容镇貌、违法建设等治理难题。镇人大通过司法监督站,联合派出所、交警队,疏通以镇域4个产业发展片区和228个街区及小组为主的区域网格脉络,配备网格民警及网格员,实现“一格一警一员”。建立“大事全网联动、小事―格解决"联动处置机制,及时化解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等方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80余个,受益900余人。

  打好“组合拳”,丰富“三治融合”实践路径。镇人大联合司法所,筑牢法治“防护墙”,推进基层法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成立16支“法律明白人"队伍,针对性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思想教育引导,深入开展集中法治宣传活动20余场次。镇人大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建立镇域基层治理资源库,组建“长老议事会”,民主协商讨论产业规划、环境保护等治理事项,累计收集温泉康养主题特色文旅产业、文旅交通环线等4方面27项具体规划建议。依托文化站、抗震救灾陈列室、绵安中心县委遗址等红色资源,镇人大代表在各村(社区)流动人大代表联络站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诚信体系建设等系列德治工作,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志愿服务,形成德治合力。

  当好“大管家”,形成“多点开花”治理成效。镇人大以蝴蝶谷游客接待中心为阵地,成立文旅发展专题小组,下设蝴蝶谷乡村旅游片区综治中心,及时处理景区游客投诉、矛盾纠纷等问题。文旅发展专题小组成立以来,景区公共安全等事件“零发生”,旅游投诉同比下降12%,齐心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人大以枣园社区为阵地,成立社会建设专题小组,牵头打造“枣园攘攘"基层治理品牌,30余支村组两级人大代表“红色突击队"和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道路清洁、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90余次。大力开展入户宣传“敲门行动”,组织动员志愿者,通过上门“家访"面对面宣教的方式,广泛宣传普及环境卫生、市场经营、城市建设等内容,全方位提升镇域风貌面貌。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