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组织人大代表集中视察的部署要求,甘孜州人大常委会于12月6至8日,组织在州的部分省人大代表联合全国人大代表、州人大代表近30人,赴海螺沟景区管委会、泸定县,通过现场调研+专题座谈的方式,开展“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集中视察活动,以实际行动检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助推地震灾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典范”。

代表们走进海螺沟青冈坪大桥、磨西镇幸福新村安置点、磨西天主教堂毛泽东同志住地旧址、甘孜州盛世绿野脱毒马铃薯基地、甘谷地救灾物资储备库等10余个点位,现场调研视察基础设施建设、受灾群众安置、受损文物修缮、配套产业发展、救灾能力提升等重点项目落实情况。每到一处,代表们都与干部群众深入交流,了解大家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评价感受、意见建议和目前面临的困难问题,并宣讲宣传相关政策,鼓励群众感恩奋进,努力建设美好家园;同时,就进一步做好恢复重建工作,对相关部门提出了意见建议和工作要求。

座谈会上,甘孜州人民政府、泸定县人民政府、海螺沟景区管委会,分别汇报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推动情况,并希望各级人大代表继续关心支持重建工作,帮助收集反映民情民意、向上呼吁更多支持。代表们结合见闻思考和岗位实际,从资金的筹措监管拨付、项目的审批推动验收、部门的分工协作联动,基建的恢复改造提升、产业的培育发展壮大、隐患的排查监测治理、规划的统筹细化落地、民生的兜底保障改善、群众的宣传教育联系等方面,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发表了感受评价,提出了意见建议和期望要求。
代表们表示,当前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依旧任务艰巨繁重。全州上下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泸定“9•5”泸定地震和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部署要求,聚焦“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坚持科学重建、民生重建、生态重建、安全重建、廉洁重建,确保如期完成各项重建任务;结合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部署,奋力推动灾后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整体提升,努力把泸定建设成为展示甘孜形象的“东大门”,把海螺沟打造成为大贡嘎旅游圈的“新样板”,把灾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