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遂宁市河东新区紫竹路小学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这是遂宁市民族工作获得的最高荣誉。
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既有遂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也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有市人大常委会的强大助力。近年来,遂宁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执行有关民族法律法规,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监督重要内容。

学习宣传 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民族团结来维护;一个昌盛的民族,需要各族人民心连心来守候。
9月14日,一场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集中宣讲会,在安居区海龙凯歌文旅园区举行,绘声绘色的宣讲,向大家传达出56个民族同胞们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共同体意识。而无论是《条例》宣讲,还是个人感悟演讲,大家都积极踊跃参与,表达自己对国家强盛,各民族共同繁荣美好愿景的拥护。
加强学习宣传,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自2023年1月1日,《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以来,遂宁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坚持将条例的学习纳入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会议会前学法安排,在加强条例学习的同时,注重强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学习。
同时,相关专委会还深入联系部门指导和加强条例的学习贯彻执行,并要求他们在推进条例进机关、进学校、进村(社区)、进宗教活动场所、进企业、进园区方面不断着力。

今年以来,全市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七进”宣讲、社区文艺汇演、中小学校“开学第一课”、民族团结校园演讲比赛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200余场次,发放条例宣传资料3万余份,吸引各族群众3.6万人参与,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

执法检查 促进条例不折不扣得到实施
“要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加强保障与监督等方面扎实工作……”7月5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道军在市河东新区紫竹路小学、遂宁高新区船山园区白鹤社区等,实地检查了对《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落实情况后,提出如是要求。
以执法检查促进《条例》不折不扣得到实施。2024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条例执法检查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率队,深入各县(市、区)开展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
从社区到学校,再到相关单位……通过《条例》执法检查,遂宁市人大常委会全面了解条例贯彻实施的具体情况,并推动解决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问题短板,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共同迈向中国式现代化。

跟踪问效 助力遂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遂宁市高校职校逐渐增多,来遂就学就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迅速增加,现有的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已不能满足来遂人员的服务需求,城市民族服务管理水平还有待加强……”在不久前召开的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室,将在条例执法检查中发现的民族工作存在问题抛出,希望市政府能够尽快拿出解决方案,而这些问题也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以跟踪问效,助力我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遂宁市人大常委会对城市建设、文旅项目、工业发展等开展专题询问,促进民族政策落地落实、民族地方经济社会更好发展。强化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超前谋划年度常委会工作要点,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监督的重点议题。对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找准存在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而市人大常委会的跟踪问效也得到了市政府的积极回应。市政府进一步落实举措,探索建立“两点一面、三级联动”(以街道和学校为重点,以社区为基本面,市、区、街道联动)的城市民族工作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市政府还在强化制度保障上下深水,先后出台《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分工方案》《遂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遂宁市民族团结进步联席会议、遂潼少数民族群众矛盾纠纷调解跨区域协作、在遂高校职校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联系等机制,有力保障城市民族工作顺利开展。
展望下一步的工作,遂宁市人大民宗外侨委主任委员王平兴介绍说:“常委会将持续加强条例执法检查工作,进一步督促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为助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