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饮用水源保护的四川实践

时间 2012-04-23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号大小:]

  2012年中华环保世纪行新闻组莅川寻访——
  4月13日至20日,由20家中央新闻媒体组成的2012年中华环保世纪行新闻组,先后采访了成都、阿坝、遂宁、内江、泸州、宜宾等地的饮用水源保护情况。新闻组邀请了部分国内水资源保护领域的专家同行,并召开座谈会获取更加准确真实的信息。
  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文台用“科学治水、依法管水、节约用水、安全供水”总结我省对饮用水源保护的实践。他说:“四川饮用水源保护做到了生态保护治理、工程保护治理、科技保护治理、依法保护治理有机结合。”
  生态湿地涵养水源
  “这几年,我们明显感觉到,上游来水不像过去那么‘畅快’了,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仅饮用水每天就需要约200万吨。”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说。
  为防止缺水,保障饮用水安全,成都市从今年起每年将拿出6000万元专项资金保障郫县水源地保护,并建城乡污水处理厂,恢复湿地和自然河道。
  “成都在生态补偿领域所做的尝试值得借鉴。”《经济日报》记者鲍晓倩认为。
  位于郫县三道堰镇的成都自来水六厂日供水量140万吨,承担成都市区80%以上的饮用水供水任务,云桥湿地位于该厂取水口处。2011年,郫县积极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创新水源地保护模式,以本土原生植物为主,对湿地植物进行科学搭配,促进湿地范围内的植被恢复。
  “湿地像海绵一样,可增加水源涵养。湿地又如净水器,对水源地水质改善有着积极作用。”世界自然基金会成都项目办公室主任李叶说,云桥湿地经验将在我省有条件的地方推行。
  “云桥湿地对饮用水源保护起到积极作用,保护水源的同时带动了当地有机农业的发展。”《解放军报》记者陈小菁认为,通过湿地恢复保护饮用水源的新模式值得借鉴。
  怎样实施具有操作性的生态补偿政策?新闻组的记者们尤其关注这个问题。“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后,排污口整治、居民搬迁等都需要资金,建立专项资金只是过渡办法,解决问题的根本是需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目前,有关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还未配套,水源保护涉及范围通常跨市或跨省,生态补偿资金由谁出、出多少、怎样出等细节,需要从更高层面解决。”省环保厅副厅长钟勤建说。
  农民喝上安全水
    4月19日,中央电视台记者郭东林、郭志走进宜宾市长宁县竹海镇一户村民家,拍摄对比了村民曾经饮水和现在饮水的地方。郭东林说:“以前喝的水是从泥坑里打的,喝了拉肚子、生病,现在通了自来水,连生水都能喝,还开起农家乐。农村饮水工程是民生工程,得民心,我们看了很受鼓舞。”
  省卫生厅副巡视员刘捷提供了一组数据:2009年至2011年,省卫生厅对全省181个县中的136个县的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采样监测。结果表明,无论是出厂水还是末梢水,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合格率在40%-60%之间,城市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至少达95%。
  目前四川正在探索农村饮用水与城市饮用水“同质同源同价”工程,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农村集中供水率平坝地区达95%以上,丘陵地区达90%以上,水质与城镇水质保持同等水平。
  在成都,新闻组的记者看到金堂县正开展“水务大会战”,按照《金堂县全域水务总体规划》,金堂县拟用3年时间,投资10亿元,解决近百万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在 “大会战”中,金堂县扩建东风水库、建东风水库引水工程,将处理合格后的东风水库的水源送往龙泉山脉以东的广大农村。届时,龙泉山脉以东的16个乡镇的近60万农村居民,包括建设中的“成阿工业园”和规划确定的成都第二机场,将全部用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龙泉山脉以西的农村生活用水,将通过实施红旗水库引水工程解决。
  在泸州,党委政府逐年加大投入,完成15个乡镇生活污水场建设,到“十二五”末,泸州市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将达70%。泸州还投资4000多万元完成24个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
  在阿坝,2005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启动以来,累计投资6.24亿元,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31处,建供水管网11.61万公里,解决了57.5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水资源保护纳入考核
  “四川很多地方将环境保护或饮用水源保护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水资源保护措施执行逗硬。”《经济日报》记者鲍晓倩说。
  内江市将“河长制”和“节能减排”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全市综合目标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绩效考核体系,将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当地环境质量状况与县(区)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挂钩。3年来,在“河长制”的推动下,内江境内的8条主要河流沿岸,污染企业全部关闭搬迁,内江流域境内的施肥或网箱养鱼基本消失,沿河的160个乡镇有60%建成污水处理厂,水质明显改善。
  长宁县是四川 “环境优美示范县”,20多年前已确立生态立县战略,每年对环保的投入超过1.5亿元。他们在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之间寻找结合点,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环保已变成各级干部的自觉意识。
  “生态县城已成为长宁县的一张名片,为保护生态环境,有时需要放弃GDP增长机遇,作出这样的牺牲,确实需要勇气。”《中国青年报》记者王鑫昕说。
  遂宁市确立了“环境立市、绿色发展、民生优先”的战略定位,按照“生态农业、绿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三位一体产业发展路径,着力构建以生态、循环、低碳、高效为特征的绿色经济体系。为保护环境和水源,遂宁市拒绝高能耗高污染投资项目32个,关闭近10家高污染企业。
  “四川这几年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非常突出。2010年,我们对四川20多个水源地进行复核,水质全部达标,城市供水比较成熟,农村供水有很多有益的实践。”与新闻组同行的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副总工程师穆宏强说。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