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再遇灾害 不会不知所措”

时间 2012-04-24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号大小:]

  突出实战性的大演练让参与群众受益匪浅——
  □本报记者 王欢 刘星/文 吴传明/图
  “再遇地震时,我不会像以前那样不知所措了。”4月23日,在崇州市街子镇九年制义务学校学生应急疏散逃生演练现场,14岁的陈敬霞告诉记者。
  这并不是她一个人的感受,在“5·12”省级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准备过程中,每一名参与者都在一次次突出实战性的练习中,不断提升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收获很大。
  疏散训练已是生活一部分
  “呜……”伴随警笛长鸣,街子镇高墩村社区的群众立即戒备起来,村民刘云超迅速把枕头顶在头上,和其他村民一起从房子里跑到空旷的草地上避险。刘云超对地震来临时的应对举措烂熟于心,逃生避险过程动作迅速,毫不迟疑。
  “今年练习好多回了,我们已习惯成自然。”刘云超告诉记者,“尽管已多次演练,但大家每次都很认真,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安全。”
  在崇州市街子镇九年制义务学校,学生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是每周的“重要课程”。八年级学生卢云鹏告诉记者:“我们不用特意为参加这次演练做准备,从去年起,我们就每星期都有一次疏散逃生训练,平常的训练是不定时的,星期一到星期五,哪天都有可能。只要一听到警报声,同学们就自觉疏散演练,就像课间操一样,这是我们平时生活的一部分。”
  保命知识和技能永远不嫌多
  “老参加逃生疏散训练,会不会觉得费时?”记者提问。
  “啷个会嘛,这种保命的知识和技能,谁都不会嫌多。”刘云超爽朗作答。
  汶川特大地震时,刘云超不知所措,村里到处都是乱跑的人。“万一再遇到这种大灾难,我们就知道怎么做了。”刘云超说,经过多次训练,村里人已掌握很多安全避险方法,比如哪里有相对安全的避难场所、怎样简单处理伤口、自救互救等。
  崇州市街子镇九年制义务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能熟练说出逃生疏散流程。卢云鹏在家里已成为防灾知识小老师,每次学校里学到的逃生知识、避险技巧他都会传授给父母。比如,地震时不要慌着挤楼梯,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家人总是鼓励他:“好好学,以后可以帮助大家。”
  抢险队伍1分钟集结完毕
  “训练中我们一直注重实战性。”四川煤监局副局长、全省防灾救灾大演练第二梯队副梯队长、安保组副组长黄锦生说,汛期将至,为训练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他们进行了应急演练。下午5时多,相关人员突然接到通知,要求集结队伍。按照要求,抢险队伍集结时间是1分钟。在1分钟内,队员和车上的装备必须做到整装待发。“连夜赶到演练地点安县煤矿,大家迅速排水,晚上3点多,我们的大型设备将矿井里的水抽完,并营救出全部人员。”
  “这样的实战训练非常有效。”省政府应急办主任、全省防灾救灾大演练筹备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严卫东说:“下次集结队伍时,我们将要求各部门参演人员在自己的单位、自己的岗位上正常工作,临时通知集结,训练集结速度。”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