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评
每一天,以成都为起点的国际航线,通达全球48个城市。每一天,戴尔、马士基、IBM等世界500强的全球解决方案,从成都传送到全球……在历史长河中,成都,这个不沿边不靠海的西部内陆城市,从未如现在这样,与世界紧密相连。区位未曾改变,改变的,是成都的定位与信心,是成都与世界的关联。
面向新未来,肩负新使命。作为天府新区建设主阵地,成都能否带头落实省委兴川大计的“一号工程”?再造“产业成都”,成都能否扎实推进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建设步伐?
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新使命,是“成都答卷”的开篇。现代化,是近几个世纪以来全球发展的共同方向。国际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参与世界交流合作、塑造全球比较优势的现代化。成都现代化、国际化的实践,加速着天府新区推进的步伐。
一路走来,我们触摸到领先发展的强烈脉动,感受到厚积薄发的力量彰显,体悟到勇挑重任的历史担当。
答卷基于对机遇的判断。全球第四轮也是最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涌动,迎浪而上,就可能跃升为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国际化城市。天府新区建设如火如荼,不仅将改变成都平原千年建城格局,而且将奠定成都未来百年发展基础。两大历史机遇的契合,必将提升成都直面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信心。
充分国际化首先是经济的外向化、产业的高端化。世界500强中有212家落户成都,一批国际化、世界级的产业基地正加快崛起,天府新区版图上的成都高新区、经开区进入千亿园区方阵,培育出电子信息、机械汽车等千亿产业集群和一批百亿企业。成功创建中西部首个中国软件名城,西部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会展名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充分国际化的基础是时空的全域化、接轨的全球化。从成都出发,到首尔3小时,到马尼拉4.5小时,到东京6小时,到伦敦、法兰克福10小时,到温哥华、巴黎、悉尼12小时,到洛杉矶14小时,到纽约15小时。尤其是到欧洲比东部沿海更便捷。地面交通,正在以成都为中心,成辐射状形成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经济圈。
要凝聚现代化国际化的产业,没有现代化国际化的政府服务不行,没有相应的环境配套也不行。长运距、大容量、低成本、高速度的对外物流链条,“一区两园三口岸”的口岸服务体系,“大通关”系统建设和无纸化通关改革,正为这座城市注入国际化的力量。国际知名的教育、医疗、文化、咨询和酒店管理机构纷纷入驻,不断丰富这座城市国际化的元素。在成本、政策日益趋同化的今天,这些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成都吸引外来投资者的重要参照系。
成都,正在用一座城市直面全球的信心与决心,在引领天府新区全面现代化和充分国际化的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