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进入成都市人大机关工作时,记得比较清楚,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开展表决活动,是电子表决。市人代会开展表决活动,主席团会议表决事项是电子表决,全体会议则是实行举手表决。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首次由举手表决改为电子表决,是在2005年1月底召开的市人代会上发生的,并延续至今。作为人大机关干部、大会秘书处工作人员,我见证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表决方式”的变化。抚今追昔,感怀至深。
市人代会“表决方式”的变化,是人大代表与市人大常委会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经典之例”。关于人代会启用电子表决系统的建议,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代表提出来了。时序进入21世纪,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大代表对市人代会采用电子表决方式的要求和呼声趋于强烈。2003年9月,刘守民等十多位市人大代表提出改进人大工作方式、树立人大权威的议案,内容涉及电子表决,并视之为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树立人大权威的重要手段,大会主席团将其列为议案交市人大有关专委会审议。新闻媒体称之为法制类1号议案,受到广泛关注。“英雄所见略同”,王景云代表也领衔提出要求市人代会改举手表决为电子表决的建议。2004年2月,在市人代会上,李之权、邓树人等代表接力再次向大会提出相关建议。
对于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成都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制定了议案、建议办理的两个规定,对人代会实施电子表决事宜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排除困难、创造条件,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但苦于场地的瓶颈问题不好突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适逢其时,省上的锦江大礼堂进行电子表决系统工程改造,为解决场地问题带来转机、条件逐渐成熟。市人大常委会获知这一信息后,及时慎重研究,下决心改变多年来市人代会召开场地惯例。经过与省上协调,借得东风,顺利将2005年市人代会的召开地点改在锦江大礼堂进行,这也标志着电子表决方式正式登上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神圣殿堂。电子表决系统的启用,使市人代会的表决过程更加快捷、准确,表决结果更加民主、透明,把表决形式推向更加实质化,有力地推动了成都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当时的代表们对此交口称赞、纷纷点赞、称道不已,《中国人大》以《不可忽略的“细节之美”》作了专题报道,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市人代会这一“表决方式”的变化,在我的心灵中也打下深深的烙印,深感表决是人大集体行权的终端环节,电子表决至为重要,并鞭策着我为之鼓与呼。我曾担任过一届相关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领衔提出相关建议,人大报纸以《用技术手段促进民主进步》作了相关报道;撰写发表《电子表决,路在脚下》等文章倾力呼吁;先后两次当面向市十六届、十七届人大常委会领导积极建言,并得到肯定采纳;作为督查组成员,参与对县(市、区)人代会实行电子表决等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为推动县(市、区)人代会实行电子表决尽绵薄之力。如今,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努力下,成都市和县(市、区)人代会基本上全覆盖实现电子表决、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作为见证者,甚感欣慰、倍感自豪。
“表决方式”的变化,从市人代会到县(市、区)人代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的一个小小缩影,对于高质量做好地方人大工作,带来深深启迪: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人大工作把牢方向、稳中求进、行稳致远;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大代表开展人大工作,确保集思广益、凝心聚力、群策群力;要依法履职、担当作为,不断推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