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桥,大家都不陌生,在我们认知里最常见的就有公路桥、铁路桥、步行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它既为人类交通网络带来便利,又为各地平添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当我成为人大代表后,就一直在思考,作为人大代表的角色定位是什么?在参阅了大量的资料后,我觉得人大代表就是沟通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随着对人大工作的深度参与,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70年前,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连心桥”首次联通,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翻开了我国政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页。走过70年峥嵘岁月,第一次普选人大代表、第一部宪法通过、第一次举行立法听证会、第一次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通过、第一次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实现了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法治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汇聚智慧与力量。
“我们”是构成这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心桥”的民意收集者,把人民意愿忠实反馈给党和国家。
退休以前,我是一名从事农业30多年的“田坎干部”。田坎之于我,好比公路之于汽车,航道之于轮船。成为人大代表后,我深刻认识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与担当,人民群众选举我为人大代表,是鞭策我当好人民群众“代言人”,收集并真实反映民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意愿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为改革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我们”也是“连心桥”的政策传达者,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迅速传递到人民群众之中。作为传递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怎样有效的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下去、落到实处,是“我们”履职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人大代表要胸怀“国之大者”,吃透精神、站稳立场、履行责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持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全局出发,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发挥好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为民服务中担当尽责,主动面向群众做好对党中央大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的宣传阐释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凝聚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俗话说,众智谋事必明,众力举事必成。“我们”为“连心桥”的稳固和畅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认真履职尽责的同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行使好权利,用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